举报电话:0771-2260001  

高度重视媒体监督 连夜进行“五乱”整改


2007/4/12 12:37:23   来源:宜州市委
【字体:  】【颜色: 绿 】 

    4月4日晚广西电视台《资讯晚报》以《宜州:市区常有沙子撒 占道经营仍不少》为题,曝光宜州市实施“城乡清洁工程”中存在的问题。这一新闻播出后,立即引起河池和宜州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在南宁学习的宜州市委书记韦国文连夜从南宁打电话给市长黄平权,要求组织在家的四家班子领导和相关部门领导、人员收看新闻,并要对被曝光的位置进行现场察看,将该节目制作成特别新闻在宜州有线电视台循环播放,给广大干部群众以警示,同时连夜开会部署,立即采取补救措施,立即对存在问题进行彻底整改。

痛定思痛,将压力变为动力

    针对被曝光问题,该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专抓“城乡清洁工程”的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陆赞连夜组织市委办、市府办、市纪委、组织部、宣传部、人事局、建设局、工商局和交警大队等单位负责人和清洁办全体领导成员召开紧急会议,就宜州在实施“城乡清洁工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部署落实整改措施。

    该市领导认为, 此次广西电视台曝光宜州“城乡清洁工程”存在的问题,一是说明有些领导干部在思想上还没有真正深刻认识到“城乡清洁工程”的极端重要性。二是宣传发动还不够广泛深入,广大群众还没有真正行动起来,部分人环境卫生意识淡薄,搞好清洁卫生的自觉性主动性不够。三是措施还不够有力,新闻曝光的问题,不是第一次发生,且到当时还没有得到彻底根治。四是责任落实不够到位,除曝光的镜头外,市区内的大街小巷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有的地方又死灰复燃。

    宜州市委、市政府对在城乡清洁工程中不尽职尽责的相关领导进行查处和问责。一是责成各相关部门领导就被曝光的问题向市委、市政府作出深刻的书面检查,并给予通报批评;二是立即展开调查,对相关责任单位和监督岗位人员进行问责;三是立即组织人员对曝光出来的问题进行全面整改。

行动迅速,高标准、严要求狠抓整改

    紧急会议后,该市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陆赞立即组织市委办、市府办、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人事局、建设局、工商局、交警大队等相关部门进行研究,并立即到被曝光的地点现场办公,连夜组织整改。

    一是把被曝光的新闻刻录成光盘,立即组织市人大、市机关事务局、文体局、市场开发中心等责任单位领导反复观看,研究制定出整改方案措施,属“五乱”现象的重拳出击,坚决整治。

    二是针对广西电视台《资讯晚报》栏目曝光公园西路的沙场给附近居民的生活带来很大影响,对市区的环境影响很大,街道上有沙子影响交通安全的问题。据调查该市城建监察部门已于2007年3月29日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但该业主以未能租到场地为由,搬迁进度迟缓。为此有关人员连夜到现场进行全面勘查,并责令沙场业主配合市城乡清洁工程执法队,对沙场进行关闭处理。同时组织人员、车辆对沙场进行清运,清扫垃圾,清除杂草,美化环境。至4月5日上午,已完成沙场的整治和清理工作,周围的环境明显改善,周边居民表示满意。

    三是针对广西电视台《资讯晚报》栏目曝光该市商贸中心占道经营现象严重,影响交通的问题。4月5日一大早,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陆赞组织相关单位人员对这一路段进行集中整治,并责令机关事务管理局、人大、文体局、市场服务中心等责任单位加强监管、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彻底杜绝占道经营现象。对所有占道经营的摊点进行处罚,并搬进店铺内经营;对各种乱搭乱建的建筑和乱帖广告进行拆除、清理;对不平整的街道和脏乱的墙面进行硬化和粉刷。至4月5日下午6时,宜州市商贸中心占道经营现象已得到有效治理,受到市民群众的好评。在对商贸中心路段的占道经营现象立即进行全面整治的同时,对在该路段因工作不力、措施不到位出现问题的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并要求作出书面检讨。

    四是组织市广电局记者对被曝光地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报道,并制作成专题片报送河池市清洁办、河池市委办公室。

    该市以此次曝光为戒,痛定思痛,亡羊补牢,全面扎实、深入细致地实施好“城乡清洁工程”,建立健全督查评比曝光制度和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大城乡清洁教育宣传和对城管人员的管理,让相关责任单位和人员进一步明确职责,加强督查整治,使全市的“城乡清洁工程”朝着规范化的目标迈进。 (吕展宏 韦丽华)


投稿】【打印】【关闭】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电话:2260123 2260127 举报电话:0771-2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