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记者来到贵港市港南区桥圩镇平民村采访,只见田野上村干部正在和群众打成一片闹春耕。村干部热情高涨,真正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作用。群众告诉记者,这得益于最近村支书刘达开敢于向区委领导提意见。
刘达开是一名有着丰富基层经验的老支书,在开展转变干部作风和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整改阶段,他直面区委领导为村干部说话:
“我提出了村干部的待遇问题,二是没有办公经费。提上去以后在一个星期内由200元提到了300元的财政工资,村办公经费每年补助了600元。”
刘支书告诉记者,提高待遇后村干部的积极性明显改变,以前是带着公章去犁田插秧,群众要办事得翻山越岭找到拿公章的人;现在村委会有专人值班,群众办事很方便。在春季计生宣传月活动中,村干们尽职尽责,超额完成了各项指标任务。
鸿答羽绒有限公司的徐老板在3月23日向区委书记梁旭辉、区长杨评防提了一个关于用水难的问题,想不到两位领导当场表态要扩大日供水量,由原来的6500立方扩大到1.65万立方,以满足正在蓬勃发展中的羽绒加工业的需要。现在供水管已经铺设了7公里,预计7月底可以投入使用。自来水厂的刘文华厂长也承诺:今后水厂如果停水一定提前24小时通知企业,一般的供水故障在24小时内修复。
港南区在开展转变干部作风和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中,不怕群众提问题、提要求,领导干部敢于开门纳谏,走出办公室,深入农村企业,走家窜户,倾听百姓的声音,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180多个。区四家班子的领导更是率先垂范,自我加压,开展了“四个一百”走访活动。区委书记梁旭辉:
“我们实行了处级领导干部“四个一百”的走访活动:走访一百名私营企业主,走访一百名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走访一百名基层干部,走访一百名党员。在我们开展春季计生宣传服务月活动期间,干部敢于碰硬,敢于深入到基层去,敢于负责,敢于面对面做群众的工作,这种作风在计生工作已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记者杨培添、通讯员蒋一娴、梁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