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771-2260001  

河池市实施“城乡清洁工程”转入长效管理机制阶段


2007/4/15 12:35:38   来源:广西建设网
【字体:  】【颜色: 绿 】 
    4月9日,河池市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金城江召开。会议提出,河池市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将转入强化长效管理的实质性阶段,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整治工作由城镇逐步向乡村一级延伸,努把河池市的“城乡清洁工程”向纵深推进。会议总结了前一阶段“城乡清洁工程”取得的成绩,并对下一阶段“城乡清洁工程”再动员再部署。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明在会上做重要讲话,市委常委、纪委书记蒋家柏总结前一阶段“城乡清洁工程”实施情况。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韦志鹏,市政协副主席骆宇敏出席会议。

    自2006年9月河池市实施“城乡清洁工程”以来,截至今年4月5日,该市市委、市政府督促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共组织开展督查128次,抽调1156人次参与督查,限期整改城乡卫生死角1072处。接到群众投诉问题886个,已整改869个,群众反映问题解决率达98%。全市实施“城乡清洁工程”累计投入3246.96万元,河池市城乡呈现出一派清洁、文明、有序、和谐的风貌,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李明副市长指出,前一阶段河池市加强领导,制定目标,采取有力措施遏制脏乱差现象;突出重点,层层推进,加大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强化宣传,示范带动,“城乡清洁工程”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加大投入,完善设施,通过“城乡清洁工程”极大地改善了市政的硬环境;建章立制,规范管理,使实施“城乡清洁工程”有章可循;加强督查,全面监督,确保实施“城乡清洁工程”不走过场不流形式。通过半年来的艰苦努力特别是今年以来的细致工作,河池市以整治“五乱”为主要内容的“城乡清洁工程”取得了初步成效,城乡环境卫生和容貌秩序得到较好整治,初步形成了一个比较干净的城乡面貌,各级政府和机关形象得到了明显提升。

    就如何做好下一阶段“城乡清洁工程”,李明副市长要求,要按照刘奇葆书记提出的“提高标准、治理‘五乱’、形成机制、狠抓落实”的四点要求,进一步提高对深入持久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全面治理“五乱”重要性的认识,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以“城乡清洁工程”、“南珠杯”竞赛活动为载体,扎实开展 “五个一”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市民素质,从源头上预防“五乱”现象的发生,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要找准工作差距,抓住重点,主攻难点,结合河池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进一步完善城镇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垃圾池的建设延伸到村屯一级,扩大综合整治成果;结合作风效能建设,提高行政效能,共同推进“城乡清洁工程”的深入持久开展;促进城乡社会的和谐、文明、健康发展,全面提升工作水平。要建立完善行政监督机制、群众监督机制、舆论监督机制,加大督查力度,确保“城乡清洁工程”各项工作做细做实;要加强建设,规范管理,全面提高管理执法队伍的综合素质。

    在谈到如何构建“城乡清洁工程”长效管理机制时,李明副市长强调,要把集中整治行动与开展经常性的工作结合起来,要完善组织机构,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工作质量管理机制;要继续抓好城乡环境卫生保洁工作,深入治理“五乱”;要完善“城乡清洁工程”人员与经费保障机制;要完善监管机制,提高监管水平;要推行工程管理机制,加快推进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工作,加快建立健全“城乡清洁工程”长效管理机制。

    会议设主会场和分会场,主会场参会人员还有市实施“城乡清洁工程”领导小组全体人员,市直单位、驻河池中直区直单位主要领导,金城江区人民政府主要领导,金城江区实施“城乡清洁工程”领导小组全体人员,金城江区直单位及道路沿线乡(镇)主要领导。分会场参会人员有各县(市)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各县(市)实施“城乡清洁工程”领导小组全体人员,各县(市)建设局、市政管理局、环保局、交通局、公路局、水利局、运管局、工商局、交警大队主要领导,各县(市)道路沿线乡(镇)主要领导。(供稿:河池市“城乡清洁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2007.04.13)

投稿】【打印】【关闭】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电话:2260123 2260127 举报电话:0771-2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