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东兴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各类大会上,东兴市马路镇常常被市领导在会上提起,说不管什么时候到马路镇,街上的道路都是一样的干净、整洁。日前,市有关部门正在对实施“城乡清洁工程”较好的马路镇经验进行推广。
马路镇只不过是我市一个偏远山区乡镇,地处东兴北面,是东兴惟一的山区乡镇。近年来不断加大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在小城镇建设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时,加大了招商引资的力度,先后引进了18家企业厂场落户,大大地推进了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2006年该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了15%。
马路镇虽然没有沿海沿边的优势,但是有资源优势、劳动力优势,且所处位置是连结我市各区、县(市)的交通主干道,交通方便。该镇连续多年是全市的平安乡镇,历届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两化”工作,把招商引资工作放到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他们明白,只有栽好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要能真正做到亲商、安商、富商,还必须营造一个令客商满意的环境。
为此,镇党委、政府始终把改善投资环境作为重要的工作来抓。他们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中央提出的20字工作目标,高标准设计,高起点建设,稳步推进城镇化进程。在抓好城镇建设总体规划的同时,把城镇附近的马路村也纳入城镇总体规划,投入10万元建设社区办公大楼,先后投入100多万元修建村道5条共8公里,维修并加固山塘水库15座。还实施三期的旧城改造,整治城镇环境,完成城区2000米人行道硬化和500平方米人行道的铺设工作,新增绿化面积500平方米,安装路灯68盏,新设垃圾箱15个,城镇的绿化、亮化、净化和美化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去年底,在全广西开展了“城乡清洁工程”治“五乱”工作。马路镇以此为契机,加快城镇化进程,提高城镇化管理水平。在宣传上做到家喻户晓;在范围上以城镇的单位和公共场所、河道、城乡结合部等为主覆盖全镇所有农村、社区和农场生产连队;在投入上加大力度,干部职工多次出动清理陈年垃圾和“牛皮癣”,新建垃圾池60多个,一座垃圾中转站,实施美化工程和“夜景工程”,建成了小广场,划定了临时停车位。如今马路镇的群众自豪地说:“现在我们马路镇的路面宽了、路边绿了、路灯亮了、秩序好了,城镇村屯干净了!”
为了建立“城乡清洁工程”长效机制,马路镇建立了责任状。镇党委、政府领导实行分片分区责任包干,并与各单位签订清洁工程责任书,社区与经营户、居民签订了“门前三包”责任状。全镇22个站所和单位的庭院积极开展“花园式、园林式庭院”创建活动,村村组织群众创建文明示范农家庭院。镇环卫站也增加了编制,清洁员、保洁员实行分片负责,责任落实到人。
去年初投产的一家外来电子企业,老板是广东人,工厂主要是进行来料加工及产品外销出口。老板能在小小的马路落户,看中的不仅仅是当地的劳动力市场人员丰富,更是被当地党委、政府清简务本,言必责实,行必责实的作风所感动。为了使该企业顺利落户,当地指定一名镇领导负责跟踪项目,为投资者做好全方位的服务,跑项目,办事情以及解决水、电等基础设施,样样凝集着当地干部的汗水。厂房是使投资者落户的关键,马路是山区乡镇,丘陵多,想找一块较平的地方非常难,而建设电子厂需要较大一片平地。为此,镇党委、政府把帮助外来企业找厂房,解决招工问题当成重要工作来抓。通过调查访问,找到了一家单位的废弃旧房,终于帮助解决了厂房的问题。千方百计解决了厂房之后,又发动镇政府附近村“两委”干部,在村里发布招工信息,动员村里劳动力积极应聘,并免费提供镇上的会议室,让企业对工人进行岗前培训,期间共进行了三期培训,有300多人参加了培训,其中200人获准上岗,从而使工厂按时投产。广东老板对政府的关心支持很感动,他说:“是良好的干部作风为我们外来企业落户营造了‘放心’巢。”
这件事情仅是马路镇干部转变作风,在招商引资方面做好服务工作的一件事。几年来,该镇先后引进了芒编厂、生化厂、皮革厂、大米加工厂等18家企业,带动了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优化了经济结构。2006年,全镇财税收入同比增长60.6%,人均收入同比增长8%。(文丽红 陆俊菊 苏 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