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竹木脚手架严严实实捂了几个月的东门城楼,从昨日起又露出了昔日的雄姿。这座历史悠久的柳州古建筑经广西自治区文物工作队的一番精心整修,被白蚁蛀蚀的所有病患处均已治愈。
去年6月,东门城楼西北角的一檐角戗脊卷草断裂掉落后,文物部门经全面勘察,发现城楼上木构件白蚁蛀蚀严重。在不改变文物原貌的原则下,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制定了维修方案,从去年11月中旬开始,经过三个月的封闭式施工,拆掉了城楼上剩下的的七个檐角戗脊卷草后,按现状恢复角脊和戗脊,脊胚及卷草胚,饰以彩绘;此外还翻修了全部瓦面,更换其他蚁蛀糟朽不能再用的木构件等等。
如今,八个新修的戗脊卷草呈灰白色,卷曲的花草线条流畅,富有美感,屋顶的青瓦重新铺排后色调统一,排列整齐,与城墙的清水墙壁和青砖地面相呼应,古韵悠长。细心的人还会发现,原先挂在城楼三层那块“出乎震”牌匾也所变化,原先是按现代语法从左往右书写的,现在按照古人的写法从右往左写了。
此外,为了保护城楼的安全,柳州市博物馆还花费8000元在城楼上安装了防雷装置。城墙内侧妨碍观瞻的一根电线杆和蛛网一样的电线被拆除,改走地下电缆了。
据了解,维修人员已全部撤出东门,施工现场已经全部打扫干净。从2月5日起,东门城楼将正式对外开放。(巴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