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乡清洁工程的深入实施,陆川县街道更整洁了,环境更优美了,空气更清新了,人文环境更和谐了,城乡清洁工程出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喜人变化。
干群观念在悄然转变。在城乡清洁工程开展初期,该县有部分干部群众不理解,认为“扫地”是清洁工的事情,干部只要做好本职工作就行了。随着城乡清洁工程的深入实施,干部群众感受到了清洁卫生的成果,思想观念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少干部告诉笔者,花点时间到责任区看看、搞搞卫生,根本不会影响工作,反而能改变群众对我们的看法。有不少群众说:“干部都能扫大街,我们为什么不能尽一点力?”在干部的示范带动下,广大群众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城乡清洁工程工作中来。
管理方法向制度化转变。在实施城乡清洁工程中,陆川县着力在制度建设上下功夫,通过探讨,建立了一整套管理长效机制,把城乡清洁工程向制度化、日常化、责任化推进,如,建立了清洁卫生行政问责、清洁工岗位责任、生活垃圾限时处理、责任区“四位一体”、“门前三包”、街道保洁等制度,有效地确保了责任区全天候清洁,遏制了“五乱”现象的发生。
人居环境向更适宜居住转变。为使水更清、天更蓝、空气更清新,该县加大了县城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力度,对桥底等卫生死角、河水漂浮物进行了清理,并发动干部、群众大力植树造林,搞好城区绿化美化,使县城区环境更适宜群众居住。人居环境改善了,促进了一些群众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不少群众说,以前环境卫生差,街道不干净,空气不清新,在街上走一会,都会觉得身上有很多尘埃,所以休闲时间宁愿在家看电视也不想到外面活动,现在环境好了,一有时间就走出家门参加各种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强健体魄。 (梁 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