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雾满天、尘土飞扬——一提起钢铁煤炭资源型城市,给人的“色彩印象”是黄的、黑的、灰的。但是,到过山东省莱芜市的人却惊奇地发现,原来“钢城煤都”也可以是“绿色”的。
莱芜地处鲁中腹地,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工业城市。近年来,莱芜市确立了“园林城市”的城市定位,坚持把搞好城市绿化作为改善城市面貌的主要工程抓在手上,年年创新思路,年年常抓不懈,着力打造适宜人居的城市环境。
“贴心”的绿化
家住清馨园的张大妈每天清晨都来到小区边上的小游园,沿着绿地中铺就的鹅卵石路走上几圈,拉着单双杠锻炼一下,一身的微汗让她神清气爽,她高兴地对记者说:“政府替老百姓想得真周全,像我每天早晨到这里来锻炼锻炼,一整天都觉着劲头足、心情好。”
双休日,记者来到西海公园,来这里休闲的人很多,有其乐融融的一家三口,有成双入对的青年恋人,有悠闲的老人,有顽皮的孩童,人们在蓝天下、碧水旁、绿草间嬉戏游玩,好不惬意。一位带小孙子的退休工人李师傅说:“现在只要天气好,谁也不愿呆在家里,四处走走看看,满眼都是绿色,这多好啊。”
这两处只是莱芜城市园林绿化的缩影。据莱芜市建委主任王圣林介绍,近几年,莱芜市改造建设了红石公园、西海公园、莲河公园、雅鹿山公园等4处大型公园,同时,充分利用城市空间,见缝插绿,见空填绿,修建了大小游园绿地60余处,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8.9%%,绿地率35.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5.2平方米。王圣林说:“我们抓园林绿化工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紧紧围绕市民百姓的生活需求,大中型公园主要满足群众周末及节假日娱乐游玩的需要,中小游园绿地则全部贴近居民小区建设,为市民茶余饭后散步休闲提供了便利。这些公园、游园、绿地全部是敞开式建设,免费对市民开放,不仅有健身设施,还安装了无臭味、免水冲、无污染、无排放的生态环保公厕,处处为市民着想,老百姓非常满意。”
没有围墙的绿化
一个城市要绿化好,单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是关键。为动员社会力量,莱芜市开展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巩固国家卫生城市”的“双创一巩固”活动,把拆墙透绿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动员沿街单位将实体院墙全部拆除,更换为铁栅栏围挡或绿化带隔离,同时搞好单位庭院绿化。为了抓好这项工作,市五大班子领导齐上阵,每人负责一条街,实行了包路段责任制,掀起了全民参与的绿化热潮。
莱芜市人民医院占地近200亩,是城里的一个大单位,自身庭院绿化搞得很好,庭院外的道路也有比较宽的绿化带。但是以前,一圈院落围墙将里外分隔开来,外面看里面、里面看外面“两头堵”。“双创一巩固”活动开展后,他们主动拆除了实体院墙,更换为铁艺栅栏,使院外院内的绿化融合成了一体。其他单位也积极响应号召,争创花园式单位,去年一年来,共拆除实体院墙10余万米,新增单位庭院绿化面积80万平方米,莱芜正逐步成为一个没有围墙的城市。
拆墙透绿不仅拆除了实体院墙,也拆除了人们思想观念上“城市绿化是政府的事,我不用管”的“栅栏”。现在,各单位庭院绿化的积极性都很高,不少单位还聘请专业公司进行设计,不仅要绿,还要绿出水平、绿出档次、绿出艺术。莱孚鞋业有限公司的老板就说,“我把自已院子绿化搞好,不仅能为城市绿化作出贡献,也是代表我这个企业的形象”。
生态治理的绿化
城市绿化必须要结合当地特点,体现城市特色。莱芜是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城市,这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由于连年开挖采掘,也严重损害了地质地貌。莱芜的建设者把园林绿化与地质地貌的恢复治理相结合,变废为宝,改善生态,取得了“双赢”效果。雅鹿山是一座矿山,经过多年矿石开采,山体植被破坏,到处都是矿坑,可以说满目疮痍。从2004年开始,通过聘请专家深入研究规划,莱芜的建设者作出了大胆的决定,依托这座废弃矿山,建设一座大型公园。几年来,通过引水上山,植树造林,植被基本恢复,矿坑注水成池,成了怡人风景,雅鹿山公园已经初具规模。
牟汶河的治理也是如此。牟汶河流经莱城南部,是莱芜的母亲河,汶水西流曾是“莱芜八景”之一。但前些年,由于生态原因,河水经常断流,河床裸露,四处都是垃圾,河水遭受污染,气味刺鼻。2005年,莱芜市在几年综合整治的基础上,按照“一环、两廊、四景区”的规划布局,对境内总长64.5公里的牟汶河实施了全面治理。通过疏浚河道,修复河堤,建设橡胶坝、溢流坝拦河蓄水,关停治理沿河污染源,两岸植树造林,绿化美化,使牟汶河的整体景观得到了较好的恢复。特别是城区段的治理,通过对水、岸、堤、路、景进行综合整治,建设了水面面积60万平方米、绿化面积29万平方米的大型亲水性公园,被评为山东省人居环境范例奖。牟汶河城区段的治理,迅速拉动了周边的发展,汶河名邸等总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的5个住宅小区拔地而起,使这片原来破败的旧城区成为了适宜人居的地段。
为了更好地保护城市生态环境,莱芜市对城市周边山体、城乡结合部空闲地进行了全面绿化;城市道路两侧都建设了一定宽度的绿化带、行道树,形成了林荫路系统;其它绿化也以植树造林为主,不仅有效地减轻了大气污染,还较好地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绿化过程中,不搞“花架子”,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广泛应用了当地树种,既保证了绿化效果,也减轻了财政负担。
节水的绿化
莱芜不仅在园林绿化建设上力度大、效果好,对绿地的养护也很用心思。作为一个水资源紧缺的城市,他们大力推行了节水的养护办法。一是大量采用了喷(滴)灌技术。有80%%的绿地、单位庭院绿化,都埋设了供水管和喷(滴)灌头,用水雾喷洒的形式给花草浇水,用这种办法还节省了人工,提高了养护效果。据园林绿化部门的同志介绍,与传统人工浇灌的办法相比,莱城每年园林绿化用水能够节约60%%以上。二是尽量采用经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的中水,占到绿化用水的70%以上,减少了取用城市自来水或地表水。(本报记者 张务昌 通讯员 刘勤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