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历来有“半城绿树半城楼”的美誉,在如今日新月异的变化中,逐渐打造出一个“秀木成林,碧水连天,高楼如笋,镶翠满园”的中国绿城。
宽阔的快速环道就像一条美丽的银色缎带环抱着美丽的绿城;高楼林立的埌东新区如一位朝气蓬勃的少女,娉婷伫立在南宁的东大门,让各方来宾领略到她的迷人气息;树影绰绰、芳草茵茵的南湖名树博览园,仿佛一颗璀璨的明珠,与碧波粼粼的南湖交相辉映……这一张张“新名片”浓缩了南宁实施“136”重点工程以来焕然一新的城市面貌。
一个城市的城市化进程是改变这个城市的重要契机。为建成区域性国际化中心城市,2001年,南宁市政府提出了全面改造城市建设“136”重点工程的目标,即“一年小变化,三年中变化,六年大变化”,全力以赴加快城市建设管理步伐,从此,“136”开始成为市民耳熟能详的一个名词。
城市变“大” 距离变小
如今的南宁市,给市民最直接的感觉就是变“大”了:通过打通一批“断头路”,开工新建、改(扩)建一批道路桥梁,40多公里长的快速环道和80多公里的环城高速公路全线贯通,建成区面积已扩大到120平方公里,为南宁未来的发展拓展了广阔的地域空间。与之而来的,是南宁市城区间的距离变“小”了:从市中心任意一点坐车都可以在15分钟左右进入快速环道,极大地方便了市民出行;同时,全市的73条公交线路让广大市民从穿梭的车流中真切地感受到了城市脉搏的有力跳动。
而在此之前我市的交通“东西不畅、南北不通、过江不便”。尽管南宁被誉为“出海大通道”枢纽城市,但至1997年底,南宁市路网密度为6.89公里/平方公里,人均道路面积仅有6.74平方米,与国内城市相比尚属偏低。且布局极不合理,大多为依地形而建的自由式路网,畸形路、丁字路、断头路和瓶颈路段多,缺乏贯穿全市的主干道。
从2002年起,南宁市开始实施旨在提升城市整体规格和品位的“136”工程,路桥建设成了重中之重。2002年,全市新建、改造、扩建桃源路、民族大道、朝阳路、江南路、人民西路等12条道路,在南宁城建史上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此,首府路网以惊人的速度扩展:2003年,新建、改建、扩建了中华路延长线、友爱路、东葛路等15条道路,全长81公里的城市外环高速路年底完工,合理的路网逐步成形。如果说2002年是南宁积蓄能量,孕育重大变革的一年,那么说2003年就是南宁厚积薄发、烈焰喷薄的一年。今年,南宁市将打通快速环道连接高速环道的8条放射状道路,实现“环环互联互通、条条畅通无阻”的预期效果;市区内则进一步完善“五横三纵”的城市主干道,彻底改变旧路网格局。
今年道路工程项目共48项,目前,英华路、滨江路、青山路延长线等25项已开工建设;邕江大桥北岸跨线立交桥、南建路—五一路立交桥、竹溪大道—民族大道立交桥、友爱南路延长线—民族大道立交桥已全部开工建设,“打通断头路,形成环通道,建设主轴路,形成放射线”的城市道路建设战略构想正一步步变成现实。
城市变新、变美
2002年以来,南宁市一边轰轰烈烈地大搞城市建设,一边踏踏实实大搞城市美化,把邕城打造成妖娆美丽的南国之都:蓝天碧水绿树环绕的南湖广场;人在江中游、壁画随船走的邕江夜景……让本就天生丽质的南宁,再穿上这些漂亮的衣装,愈发显得楚楚动人了……
南宁市进行城市绿化美化亮化的总要求要做到“大、精、深”,即建设要有大气魄、工程要上档次出精品、设计要富有民族特色。2002年以来所进行的景观亮化工程中最具代表性的民族大道被赞为“城市里的森林大道”,绿化率达33%,绿化带跨幅15米至20米,种有169种树500多万株树木。夜幕降临时,5000盏造型各异的灯点缀其中,形成如梦似幻的“光影长廊”。经过建设者们的精心打造,2003年9月,配套有大型音乐喷泉、雕塑、艺术小品等设施的气势恢宏的民生广场成为邕江河畔又一颗璀璨的明珠。今年,“一片八线58条道路”的绿化美化,将更加凸现“中国绿城”的园林风貌。
标志性工程和城市形象工程是现代化大都市建设的点睛之作。将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场地的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以其优美的造型、现代化的设施、完善的功能而成为南宁市的标志性建筑。会展中心依山就势而建显得宏伟壮观,最引人注目的是位于多功能厅上空的拱顶,白天宛如一朵硕大的朱槿花坐落在漫山绿茵之中,夜晚则如一块玲珑剔透的水晶,在绚丽多彩的灯光照耀下散发出诱人的魅力。目前,会展中心二期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建设内容主要是在会展中心一期工程的基础上,在其南侧按三跨一层形式进行扩建,内容包括土建工程及配套强电、消防、给排水、电梯、展览设备及智能化工程等;扩建面积约45000平方米,完成后新增1500个国际标准展位。会展中心主建筑二期工程4月20日开工,目前479根挖孔桩已完成,正在进行地下室土方施工。
在实现“136”目标的建设过程中,一些布局杂乱、建筑残旧的旧城区将逐渐从城市中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规划整齐、环境怡人的新区。南宁市的建设者们本着“改造一片、畅通一片、美化一片、亮化一片、繁华一片、群众满意一片”的指导思想,对三坊街、东沟岭、青云街等片区进行改造,并对旧区和城市主干道的沿街立面实施“穿衣戴帽”和景观工程建设,使旧街区焕发新颜。今年,300条小街小巷的改造,将城市美化亮化到市民的家门口,更让市民切实体会到城市建设带来的实惠。
随着“136”目标的推进,绿城南宁将越来越吸引全国乃至世界的目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