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771-2260001  

中国农民工在欣喜中融入城市春节


2005/2/15 13:12:48   来源:新华网广西频道
【字体:  】【颜色: 绿 】 
    2月15日电(记者 何丰伦)大年初三,来自贵州的民工文桦军在广西柳州市大龙潭公园里结结实实地逛了一回庙会,听到了久别的民歌。他说:“以往都是回家过春节,今年工钱结得足,我也要在城里好好享受一下春节。”

    据专家估计,目前民工占中国劳动力10%—12%。近1亿民工离开时代相伴的土地,到城市寻找脱贫致富的门道。在经历多年艰苦奋斗后,他们当中不少人像文桦军一样,不仅用自己双手创造了城市,而且开始融入、分享城市发展的果实。

    长期以来,绝大多数民工来自中国相对闭塞的农村,文化程度低、教育水平差。他们获得的劳动报酬与自身付出的勤奋工作差距明显,他们也与城市人之间存在着“无形的隔阂”。在上世纪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90年代,一些大城市往往在春节前期就打出“防火、防盗、防民工”的标语。

    社会学心理学博士吴明祥说:“对城市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民工就无法恰当融入城市中,这种情况长期坚持下去,会对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严重影响。”

    最早发现民工艰难处境的中国知识分子,经过近20年的呼吁呐喊,拖欠民工工资问题、民工子女入学问题、民工社会保障、工伤保障等问题成为中国决策层高度关注的问题。2004年春节期间,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为民工讨工资的举动,大大促进民工诸多社会待遇的解决。

    与经济地位提升同样重要的是民工心态的转变。中国社科院的一项调查表明,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在内的众多城市,主动拆除民工进城务工的诸多门槛,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获得了更多的务工机会。

    “从‘打工赚钱—逃离城市’到‘打工挣钱—融入城市’,这种转变大大刺激了民工从‘过客’心态向‘创业者’心态的转变,这将为中国城市发展带来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吴明祥说。

    与文桦军一块选择留在柳州过春节的民工有好几十人。他们都居住在屏山小区的出租屋里。

    “前些年过完春节匆匆忙忙往工地赶,怕的是丢了饭碗。2004年,我们与单位签订3年劳务合同,现在每月都从银行卡里拿工资,不用担心春节过后没工作。”民工黄琳科说。

    更让民工们高兴的是:他们所在的鱼峰社区文化中心,把春节期间的文化活动安排表贴到了楼房过道里。居委会还专门派人上门向他们介绍附近庙会、灯谜等娱乐路线。

    吴明祥说:“从‘逃避春节’到‘享受春节’的转变,表明越来越多的民工正在融入城市中,城市化进程让更多的中国人分享了好处。”(完)


投稿】【打印】【关闭】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电话:2260123 2260127 举报电话:0771-2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