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定2月7日至15日试运行期间实行免费停车的柳州市罗池路立体停车场,至昨日尚未确定收费方案,因此从今日起继续免费一段时间。
工作人员介绍,节日期间每天来停放的车辆只有五六十辆左右,远远达不到设计的吞吐量。据分析,一是市民图方便依然喜欢在路边停车,二是宣传少,尚不为大多市民知晓。
昨日下午,记者采访时发现,与立体停车场内空荡荡的情景相比,其周边道路上停放的车辆则满满当当。一男青年在罗池路北段路边停车交费后,听记者说近在咫尺的立体停车场可免费停放,他感到十分惊讶:“是吗?早知道我就不停在路边了!”负责收费的看护员则说,因为停车场的外观很像高楼,又没张贴醒目的标志,开车的人一晃而过,很难注意到它。
至今,立体停车场没有打出醒目的招牌,也没有制定相应的收费标准,更谈不上在媒体做广告了。一些市民议论此事,认为市政府花了好几千万元来建停车场,就应该让它充分发挥作用。
同样由建投公司兴建的人民广场地下停车场,运行4个月来情况也不理想,500多个车位长期处于“吃不饱”的状态。记者在现场看到,占地2万多平方米的停车场里只有二三十辆车停放。工作人员反映,一方面是不少人为省钱、省事,继续把车停放在广场周边的空地上,很少有人来管,愿意进正规停车场的就不多了;另一方面,八一路西侧小广场现在也利用一半场地建起了停车场,收费比地下停车场低,也是地下停车场少人进入的原因之一。
他们还提到,市中心的公园路、立新路等处,均存在无收费许可的临时停车场,让新建的停车场处于“竞争”的劣势,这一问题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