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创城工作小组的工作人员看到龙船坪社区最近的变化,深有感触地说:“没想到,创城的号召力这么大,像龙船坪社区这样卫生老大难的地方,竟发生如此大的改变——堆积成山的垃圾不见了,阴沟堵塞的现象消失了,大街小巷干净整洁多了。可以说,龙船坪社区脏乱差的现象得以治理,是桂林市创城活动成功的典型。”
龙船坪社区共有居民4031户13900余人,成员复杂:一部分是辖区单位的上班族,一部分是工厂外迁后留下面临移居的厂民和搬迁安置户,还有一部分是八一村、南溪村的农转非“城中村”农民和租房的流动人口。这里是一个典型的城乡混合型社区,有很多历史遗留问题,如城市管网需要改造,加上铁路沿线乱搭乱建,乱丢垃圾现象,多年来,龙船坪社区因“脏、乱、差”曾远近闻名。为此,自创城工作开展以来,该社区被市“创城办”定为创城工作试点。
对这样一个“脏、乱、差”的典型该先从哪里入手开展治理工作呢?龙传坪社区首先是抓组织建设。在创城一开始就成立了以社区主任任组长的创城工作领导小组,辖区单位分管人员任组员,建立创城工作网络。创城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辖区单位领导会议,集思广益,听取群众呼声,根据本社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创城方案,辖区单位配有专职或兼职的创城工作人员,做到层层有人抓,各司其职。
其次,把问题摆出来,寻求解决的办法。社区组织专门人员调查摸底,对辖区内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写出专题报告上报创城办。同时,协调辖区单位与居民区的关系。社区与辖区单位签订责任状,实行门前三包。在居民区则发动社区党员、组长、低保人员及社区热心居民组成社区卫生清洁自愿队,落实每周一小扫、每月一大扫的卫生保洁制度。社区专门成立了由社区干部、环卫干部、居民组长牵头的督促检查小组,不定期地检查评比,达到社区长效保洁的效果。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创城宣传活动,召开居民组长及居民代表会议,宣讲创城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张贴宣传标语、向居民分发宣传资料。此外,充分发挥社区老年人协会的作用,利用节假日上街举行文艺演出,宣传创城夺杯、健康教育知识。社区还成立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组织居民开展每月一次的健康教育和市容环境卫生知识学习;邀请专家、教授给小区居民讲课。
在理论宣传的引导下,他们发动各方力量,利用节假日开展大规模的爱国卫生活动。据统计,在创城期间,该社区共出动1800多人次,车辆130多台次,清理各种垃圾500多吨,清理疏通下水道25条,清淘沙井180多个,修复沙井盖26个,填平坑洼600平方米,铲除杂草2000多平方米,绿化面积达4800平方米……社区还通过上级部门组织桂林市直机关、象山区机关干部、社区干部和部队官兵及居民500多人,集中清理了龙船坪多年的卫生死角、垃圾山,在空地种上了花草,美化了环境。
面对小区卫生环境的大改变 ,一位小区居民深有体会地说:“过去垃圾成堆,污水横流,蚊蝇滋生,生活环境极其恶劣。现在好了,路面清洁,环境优美,住在这里感到舒心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