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一位美国女教授到大化县的一所中学讲学,在一番礼遇之后,她独自溜达在校园内,发现自己走过的地板有些零丁纸屑,于是要来一个薄膜袋,回路一一捡起装进袋子,然后投进固定垃圾桶内。目睹她的举动,该校师生竟疑惑得大眼瞪小眼。
身在异国他乡,又是匆匆过客,这位女教授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关注公共卫生,能不引起国人的感慨?!
时下,“城乡清洁工程”轰轰烈烈,那些令人鼻不忍闻、目不忍睹的臭水沟或陈年垃圾已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已是芳草萋萋、桃红柳绿,城乡上下环境日愈清爽和谐优美。但有些地方整治又整治,“五乱”仍时有抬头。笔者曾遭遇到这样的尴尬事,某日,笔者和几位同事在胡同里搞卫生,两个人抬着箩筐在前,其他人边扫边装筐,待清扫完毕原路返回时,发现已扫过的地板上赫然又有丢弃的果皮、口巾等,盛恼之余,心想,我们一边辛辛苦苦营造洁净的环境,一边却随意破坏,长此以往,我们的生活环境何时才得到净化和变得亮丽?我认为,那只有等到人人都“自觉”的时候,否则,各级党委政府还将继续集中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各单位各部门还按时去清除各自清洁区的卫生死角,许多人将不能专司其职而分力清洁。
“城乡清洁工程”乃德政工程、民心工程,人人皆知,偏有人不自觉,原因何在?那一定是其头脑中的“素质之尘”、“卫生意识”之尘、“习惯之尘”在从中作祟。广西文明办2007年工作要点强调,要实施“城乡居民文明卫生素质培训计划”。以《城乡居民文明卫生公约》为基本教材,以文明卫生知识和实施“城乡清洁工程”的任务要求为基本内容,从娃娃抓起,从课堂抓起,逐步培养国人的卫生意识和卫生习惯乃是大势所趋。
“城乡清洁工程”,是一种政府行为,这种行为一旦转为个人的自觉行为,一切一切都会好起来。如果每位国人都学学这位美国女教师,用“身体”诠释着“清洁工程”,那将意味着国人们已从根本上摒弃了千百年来的陋习,清除了懒散思想,消除了影响和谐的心灵障碍,到那时候,“自觉”才真正成为一把隐形的“扫帚”, 一帚一扫的创造我们洁美的家园。(韦哲 覃振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