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便服执法、酒后执法、粗暴野蛮执法、不开票据执法、令协管员单独执法等五类不文明执法行为今后将成为城管执法人员的“黄线”——这是近日北京市城管执法局通过市城管局网站向社会正式公布的。市城管执法局负责人表示:“城管队员相关违规行为一经核实,将由市局吊销执法资格,责成区县大队严肃处理,并向社会进行公示。”
与这五条执法“黄线”一起向社会公布的,还有北京市城管部门最新修订的《北京市城管执法系统执法人员行为规范》以及《北京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系统执法人员“八不准”规定》两项行为规范。
城管部门表示,北京市民如果发现城管队员在日常执法中有违反上述规范、触犯执法“黄线”的行为,可以通过城管网站在线投诉以及城管热线96310等渠道进行举报。一经查实,城管部门将按照公布的要求坚决予以处理,决不姑息。
据北京市城管执法局介绍,在首都着力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全力投入奥运筹备决战之年的大背景下,城管执法机关如何进一步转变管理理念、创新执法方式,大力加强队伍作风建设和规范化建设,力争使城管执法工作与首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形势合拍,已成为摆在北京市城管部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此次主动向社会各界公布这些规范及执法“黄线”,正是为了进一步规范城管执法行为,将城管执法工作置于更广泛的社会监督之下;也是城管部门落实市委、市政府要求,不断努力改进、完善自身工作的重要举措之一。
北京市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所谓执法“黄线”是根据相关规定要求、结合日常执法中领导、群众反应强烈的执法行为规范问题总结、归纳的,这些相比较而言简单易记的“黄线”的推出和公布就是为了便于市民监督,也便于城管队员自我规范、自我约束。
与此同时,北京市城管部门正在面向社会征集“城管服务忌语”。广大市民可以通过网络以及热线电话等多种形式,将各种“生、冷、硬、粗”的城管执法用语告诉城管部门。城管部门希望借此广泛倾听、吸纳市民的意见、建议,同时将通过着这方式进一步端正城管队伍的执法理念,加强社会监督。
据了解,这些服务忌语经收集、整理后,不仅将向社会公布,还将被纳入城管的日常工作规范,以教育和警示执法人员,在工作中坚决杜绝各种不文明的语言,切实按照“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的要求规范执法言行。对于违反规定,在工作中依然口出“忌语”的人员,城管部门将根据相关规定坚决予以处罚。(赵君利 章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