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771-2260001  

湛江“城乡清洁工程”建设纪实


2007/6/20 10:09:26   来源:中国建设报
【字体:  】【颜色: 绿 】 

  为了改善湛江市城乡居民生活工作环境和投资环境,构建和谐湛江,全力建设美丽的南方海滨城市和粤西区域中心城市,广东省湛江市委、市政府从今年5月中旬开始,在全市启动了“城乡清洁工程”。

  □书记、市长立下“军令状”

  在开展城乡清洁工程中,湛江市委市政府把这项工作当作一项“民心工程”来实施。党政“一把手”亲自督战。夏日炎炎,在酷暑高温下,市委书记徐少华,市长陈耀光,市委副书记阮日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潘那生等领导率市政、建设、城管、公安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兵分几路对湛江市区和各县,以及国道两旁的卫生死角进行检查。

  市委书记徐少华指出,城乡清洁工程是一场治标和治本相结合的工作,只能升温鼓劲,绝不能半途而废。目前,要先治标,即要用疾风暴雨式的行动,在全市刮起一场清洁风暴,要把整治卫生死角与拆除乱搭乱建、治理“五乱”、绿化、安民、责任5个方面结合起来,彻底根治城市顽疾,并立下了“军令状”,整治卫生死角的时间不能超过30天。

  市长陈耀光亲自带领各部门领导整治卫生死角;亲自主持城乡清洁工程联席会议,总结经验,查找问题。陈耀光强调,城乡清洁工程是城市建设的第一仗,考验着政府对城市的管理水平。我们要下定决心对卫生死角打“歼灭战”,要建立长效机制,加强管理,堵疏结合,用一至两年时间的艰苦工作,夯实基础,掌握主动权。此外,他还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发扬成绩,克服困难,迎难而上,巩固取得的整治成果,确保城乡清洁工程首战告捷。

  □实行“城乡清洁工程”问责制

  据了解,为保证“城乡清洁工程”措施到位,湛江市委市政府制订了《湛江市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全面推进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工作方案》,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建立了四大工作机制,即:市容环境卫生长效机制、市容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机制、市容环境卫生问责机制和城乡清洁工程领导及工作机制。其中,问责机制明确了责任及问责办法,并且规定:没按要求进行卫生死角整治的,对责任单位和直接责任人,由市城乡清洁工程联席会议提请,市纪委监察局组织问责。问责方式包括通报批评、戒勉谈话和降职调离三种形式。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人员进行明察暗访、现场拍照,并对群众投诉进行核实。发出限期整改通知,对两次整改不到位、不合格的责任单位负责人实行问责。

  □“城乡清洁工程”成效显著

  据了解,湛江市区自整治活动开展以来,各区共投入整治资金共503.71万元,出动联合执法人员9775人次,干部、群众、学生15万多人次义务参加清理卫生死角及上街大扫除,先后清理城中村垃圾约3000吨,建设部门清理建筑垃圾和淤泥共5000多吨,拆除违章建筑1.7万平方米,市政园林部门和各区补种绿化面积达3500多平方米。

  截至5月底,各县(市)共出动联合执法人员6710人次;组织干部、群众、学生近20万人次义务对国道、省道及城镇卫生死角进行清理;先后共出动机械车辆2661辆(台)次,清理卫生死角254个,清理垃圾和淤泥14738车,拆除违章建筑1606间,取缔占道经营摊档8000多个。经过近半个月的集中整治,湛江市境内的325、207两条国道和多条省道两旁的环境卫生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县(市)街道及市场环境得到整治。目前,湛江市城乡清洁工程重点正由城镇向乡镇和农村推进,不断向纵深发展。(记者 张筱敏)


投稿】【打印】【关闭】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电话:2260123 2260127 举报电话:0771-2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