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莱阳市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做了大量艰苦细致、卓有成效的工作,城乡环境整体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
城乡大环境整治取得突出成效。全市各单位结合各自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城市大环境实施重点整治。他们以龙门路为重点,相关部门、街道办事处、村庄密切配合,加大城乡结合部、城市出入口的整治力度,实施了拆迁、绿化、硬化的综合改造,并加强了容貌、秩序、卫生综合管理,城乡结合部、城市出入口环境明显改观。各镇政府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加大力度,加大投入,村镇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展开,村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综合管理水平明显提高,镇容、镇貌,村容、村貌发生了显著变化。截止目前,累计拆除各类沿街门店和破旧建筑物、构筑物4万平方米,粉刷墙面3万平方米,新铺装人行道方砖2.5万平方米。通过加大环卫设施投入、完善村级卫生清扫管理队伍、开展"星期六义务劳动"等方式,共清理垃圾死角、垃圾围城现象65处,新上高密度垃圾方筒800个,新建垃圾中转站16处,新建改建厕所17个,环境卫生质量明显提高。大力开展乱贴乱画专项整治,采取专业保洁公司进行清理的同时,设立有奖举报电话,实行"抓、查、罚、刷"四项措施进行治理,动员广大市民共同打击这一不良现象。今年以来,共查获违章当事人30多人次,收缴小广告3000多张,清理各类乱贴广告3万多处,乱贴乱画现象得到了根本遏制。着力加强污染防治,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环保部门先后对一批小造纸、小水泥等企业实行了关停,年可削减COD3000多吨,削减水泥粉尘4000多吨。
城市大环境建设水平明显提高。以城建部门为主体,各级各有关部门重点围绕路、热、污、绿等基础设施为重点,多元筹资,加快建设,使城市大环境建设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加强了路政设施建设,先后对马山路、旌旗东路、旌旗西路近20万平方米的路面进行维修改造,安装路灯600盏。完善了各项基础设施,先后组织实施了污水处理二期、弱电管网改造、城区集中供热、河东区区域集中供热、天然气长输管线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备。实施了城区精品绿化,先后完成了蚬河东侧绿化、城市东出口、交桥周边绿化等一批精品绿化工程,新增、改造绿化面积20万平方米。
城市秩序日趋规范有序。大力开展便民小市场规范建设工作,全市共规范设置了干休所、莱动、玉岱路、吴格庄、商贸城、郝格庄等15个便民小市场,有效保证了良好的经营秩序。以交通秩序整治为重点,在全市范围深入开展专项治理活动。邀请专家对城区道路交通状况进行科学规划,对城区主要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进行高标准改造,对存在安全隐患路口进行整改,增设交通安全标志。同时对机动车辆无证无牌上路,人车混行,客运车辆不按规定行车,占路摆摊设点,驾乘摩托车不戴头盔等违章行为,采取昼查与夜查相结合,定点与巡逻相结合的办法,不定期地开展专项治理活动,严肃查处交通违章行为,使城区交通秩序有了明显好转。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迈上新台阶。按照"严格执法、有情操作"的思路,全方位加强城市管理工作。按照"科学设置、管理有序"的原则,加强城区机动车停车场的规划、设置,在居民社区、购物广场、货运车站及有关路段新建大型停车场10余处。目前城区停车场已达到了50余处,临时停车场30余处。大力开展占道经营专项整治,对城区内的乱摆摊点、店外经营、马路洗车场、露天烧烤、大排档等违法占道经营现象进行集中整治,对七星街、清水路等道路两侧乱搭乱建的违章建筑及占道经营摊点进行了彻底清理,关闭城区内占道夜市,主干道两侧的占道摊点和店外经营现象已基本清除,实现了退路进厅、退路进市、还路于民。按照减量、规范、美观的原则,制定出台了《莱阳市市区户外广告设置暂行规定》,以旌旗路、五龙北路、文化路等路段为重点,集中力量对未经批准或已过批准期限以及破损、有碍市容观瞻的各类户外广告、门头牌匾进行了依法拆除。同时,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引入市场运作机制,设置了一批高档次的户外广告,使市容市貌环境有了明显改观。 (山东省莱阳市规划建设管理局 张士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