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林各族自治县抓好“路、城、点”森林生态群带建设,建“一江两河三线两地”绿化带,打造百里绿色长廊。2002年以来,该县完成退耕还林19万亩,荒山荒地造林8万亩,绿化覆盖面积170多平方公里。克长乡烂滩村、岩茶乡平班村、隆或乡滴岩村先后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
该县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抓好“一江两河三线两地”绿化造林工作。一江即南盘江流域可视一面坡、天生桥水库集水区、平班水电站沿岸可视一面坡;两河即新州河、泠水河流域两侧可视一面坡;三线即324国道新州至沙梨段、省道332线新州至桠杈段、县道新州至猪场三条公路主干线;两地即县城所在地和各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周围,在“路、城、点”范围内实施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为完成任务,该县根据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鼓励有能力的单位或个人投资育苗,全县共培育马尾松、杉木、桉树、八角、板栗等16个树种3000多万株树苗。
为提高造林的成活率,该县在农民自愿和保证退耕户最大利益的基础上,积极推行大户承包制,由承包者负责投资种植、补植、抚育和管护树苗。县林业开发公司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造林。为加强管护工作,该县林业部门还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择优聘请了一批护林员,每个乡(镇)都配有3名以上的护林员。此外,部分农户还自发联合从退耕还林补助钱粮中提取部分现金或粮食聘请专人管护,以保证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的成活率。 (黄恩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