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夕,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一批农民喜迁新居,住进漂亮的“打工楼”。
在偏远贫瘠的下南,农民们能够住上漂亮的小洋楼,走上宽阔的村屯级水泥路,喝上洁净的自来水,摩托车、彩电、冰箱等现代交通工具和高档电器也纷纷走进了村民的家中,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劳务输出。目前,下南乡有3500多人长期在外务工,占全乡劳动力的三分之一,去年,该乡劳务输出收入达400多万元,仅此一项,全乡农民人均增收200元。
下南乡是个典型的石山地区,人均耕地不足0.8亩,农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为改变这一状况,近年来,该乡把劳务输出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头戏”来抓,使劳务输出成为了本乡的富民产业。他们在对全乡的劳力资源进行调查摸底,建立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和用工信息库,千方百计搜集外地劳务市场信息,及时把准确、权威的用工信息传给农民,引导劳动力有序流动的基础上,加强对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聘请技师免费为输出人员提供技艺培训,让他们都掌握一技之长,使输出人员由体力型向智能型方向转变。另外,该还乡成立了劳动保障事务所,随时为打算外出务工的农民提供咨询服务,对有外出务工的家庭定期进行走访,农忙时帮助他们耕种,让外出务工者无后顾之忧。
如今,通过劳务输出,下南乡不仅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务力的转移问题,而且许多家庭还推倒了旧瓦房,盖起了“打工楼”,购置了高档家具和各种农机具。近两年来,该乡外出务工人员还捐资30多万元,硬化屯级水泥路9条16公里;还捐资20多万元修建人畜饮水工程5处;捐资10万元维修水利渠道6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