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两会”,柳州市提出将致力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实施“温馨工程”,推进旧城改造。据了解,将尝试政府扶持、市场运作、居民参与、回迁安置的新模式,让市民分享城市建设的成果。此外在廉租房制度、“穿衣戴帽”等方面还有多种举措。就如何部署实施“温馨工程”,记者采访了柳州市建委、规划局等相关部门。
市民参与的旧城改造
据了解,“温馨工程”主要采取与以前不同的方式来实现。也就是说,在今后的旧城改造过程中,将改变过去由开发商作为主体实施拆迁开发的模式,由政府部门组织,鼓励市民在符合旧城改造条件的基础上,自筹资金,按照新的规划条件,将原有旧房拆除重建。
值得一提的是,“温馨工程”只是限于旧城改造,并且符合旧城改造的规划要求。另一方面,项目实施必须经过规划等部门审批,项目以原住房为主,且有一定的改造规模。
“温馨工程”给市民诸多扶持政策。按市场运作的房地产开发,房开商是讲究利润和效益的,而“温馨工程”模式的改造,给市民更多的自主权,可以选择自主开发,也可委托房开商开发。如果选择自主开发,那么仅需支付拆、建成本就大为降低。另一面还将“享受”诸多政策,公共绿地、道路等公共部分的建设费用,全部由政府承担。据了解,今年结合此项工作和小街小巷的改造建设,政府计划投入就达2000万元。此外,以“温馨工程”模式改造的项目,其一层可用于商业用途,收益部分可以弥补改造成本。
“温馨工程”深受好评
“温馨工程”的实施,在柳州各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对于城市改造一直是一个难题,如何在建设城市的同时,考虑民意,给百姓最大实惠协调起来一直是近年的重点话题,但是柳州市此举率先探索旧城改造的新模式,却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平衡。
一位年近60岁的姓李的市民说,“温馨工程”原拆原建,就地回迁,顺民心、暖民意,是个好办法。当然,作为政府规划的一部分,不是简单的原状回复,而是力求设计更科学,将住房融入到城市中去。而一位姓覃的人大代表则说,“温馨工程”,诸多项目考虑了弱势群体,体现政府的关怀,其实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表现了柳州市委政府的执政水平。
普遍市民反映,“温馨工程”能够带给市民实惠,这样的政策符合了“三个代表”的要求。
“温馨工程”已启动铺开
据调查,柳州市区目前急需改造的危旧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按照“温馨工程”的模式改造后,原居住市民的居住条件、环境将有极大的改善。因此,如何制订好具体方案和实施细则,搞好试点,积极稳妥开展这项民心工程就变得非常重要了。目前,正在进行实施细则和改造项目的选址工作。
按计划,今年在四个城区中各选择一到两个试点,改造的面积在8至10万平方米。与此同时,柳州市还将建设5.9万平方米的经济实用房,计划投入发放300万元廉租房补贴,帮助低收入家庭且住房困难户改善居住条件;投入1500万元实施沿街的“穿衣戴帽”工程;计划以提供过渡房的形式,帮助剩余16户水上居民全部上岸。所有的这些都将纳入“温馨工程”,促进和谐社会发展,让市民分享城建新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