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5月起,凡在防城城区常住或暂住的居住户和经营户,都会在两个月内收到一张城市管理法规宣传卡。这是防城区城市建设管理监察大队在推进“城乡清洁工程”中创新开展“城管工作进万家”活动的一个内容,旨在整合社会各方力量,树立市民的“城市管理大家参与、美化环境人人受益”的意识,为“城乡清洁工程”再造好声势、再创浓氛围、再掀新高潮,擂鼓鸣锣,吹响号角。
防城城区面积约14平方公里,共有80多条街道,6万多人口,加之处在港口、东兴的交通枢纽的特定地理位置,注定“城乡清洁工程”难度大。特别是“五一”长假过后,一些脏乱差现象反弹,多月的整治工作几近功亏一篑;小广告的神出鬼没和千变万化,更是朝擦晚现,防不胜防。防城区城市建设管理监察大队领导班子清醒地意识到:如果管理不及时跟进,就是大队的86个人每人日夜蹲守一条街,不吃不睡也无济于事;要改变城区环境的现状,必须创新城管工作的模式。
打铁趁热,说干就干。先是内部“预热”。他们通过对干部职工教育培训,逐步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和激励机制,不断加强队伍建设,从而使内部形成一个以健全的制度来管理人,以激昂的精神来鼓舞人,以良好的机制来调动人的好氛围。在管理上,他们还制定出“一二三四五”具体工作目标。“一”即一个目标:建设美化、净化、有序、文明、和谐的新城区。“二”即实行两个统一:统一户外广告审批、样式、规格和设置位置;统一夜市摊点经营地点,并与摊主签订管理协议。“三”即三个转变:思想意识转变、工作作风转变和管理方式转变,城管工作人员要从过去的赶、压管理回归到服务管理,凸显温暖人心的主题。“四”即实行四个结合:一是分散管理与集中管理相结合,将全城区分为4个片区,责任到人,片区工作人员解决不了的问题,大队集中力量去解决,无往不利;二是固定管理与流动管理相结合,每片区有流动车辆巡查,随时处理发现的问题,而对人员较集中、易发现违章的重点路段,则派专人负责管理;三是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对违章者,第一次实行签字确认的警告教育,重犯则处罚,先礼后兵,受罚者心服口服;四是疏与堵管理相结合,疏导流动摊点,安排集中经营,堵住违规乱摆乱卖现象。“五”即出门五件事:“一天二地三角四侧五查询”。一看街道上空有无悬挂影响市容市貌的违章物品;二观察地上有无乱丢的垃圾和街道地面设施有无损害;三看墙头屋角有无乱贴乱画现象,是否存在卫生死角;四看街道两侧有没有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现象;五查询城区内的施工工程手续是否齐全。
尔后再在外部“升温”。防城区城管大队在创新内部管理的同时,开广西之先河创建“城管工作进万家”活动,将城区分为若干片落实到各单位,每片的牵头单位作为责任单位,负责该片的相关工作。他们还通过走访住户、经营户,发放城管工作宣传卡等形式,培养“人人都是城管员,人人都是保洁员”的市民意识,调动全民参与城管的重要性和创造性。在执法过程中,他们一改从前以蛮治蛮的管理方式,用充满人性化的服务去温暖人、帮助人,最大限度地求得市民对城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此前,有一易姓妇女经常挑水果在防港路叫卖,城管人员几次三番劝说无效,罚她又没钱。后来他们了解到她丈夫残疾,家公家婆病瘫在床,还有两个小孩读书,全家人的生活就靠她一根扁担了。城管人员当即安排她到防钦路健民街口入50米处临时经营,既纠正了违规行为,又切实解决了其一家的生计问题。城管大队长李青云说:市民的陋习是多年形成的,文明习惯也要慢慢培养,关键是要以人为本,像这样两全其美的事,何乐而不为?
据不完全统计,在短短两个月时间里,防城区城管大队共教育纠正占道经营4620户,纠正人力车辆乱停乱放1102辆次,清洗、覆盖乱贴乱写广告1316张(处),拆除违章广告167个。现在,防城城区主要街道广告乱贴乱写现象明显减少,占道经营行为几乎荡然无存,市民行为文明,生活有序,出入开心,对身处的环境越来越满意。 (记者 侯东光 通讯员 李永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