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771-2260001  

这堵那堵哪里最堵 把脉桂林城区五大拥堵路段


2007/8/22 10:52:16   来源:桂林晚报
【字体:  】【颜色: 绿 】 
    连日大整治,桂林交通秩序有所好转,但总还有些地方不那么令市民满意,如穿山桥漓江桥、北极广场、西门立交桥、三里店大圆盘、中山中路路段,车辆乱停乱放、道路狭窄等造成的拥堵,给市民出行带来诸多不便,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桂林城市的形象。

     近日,记者根据这五大拥堵路段,总结其症结所在,并请市交警支队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从这些建议中,可以初窥桂林堵车背后一些更深层次的原因。

    路段一:穿山桥、漓江桥

    现状:

    穿山桥、漓江桥是桂林市南片区沟通漓江东西两岸主要干道,七星区通往机场、火车站、汽车站的必经之路。2007年初,市交警部门对两桥车流量进行统计,发现两桥高峰小时流量已经超过4684辆次,严重超过了自身负重,时有大面积拥堵发生。

    多年来,交通管理部门尽可能挖掘该路段通车潜力,包括实行中心物理隔离、多项禁左措施,依然无法解决该路段长期性拥堵。
     
    症结:

    建于1985年的漓江桥车行道宽14.2米,投入使用更早的穿山桥车行道宽12米,而与之相连的漓江路车行道宽31米,东西走向的车有1/4都要经过这两座桥,使得只有两条机动车道的漓江桥、穿山桥显得捉襟见肘。随着机动车拥有量的大幅增长,车流量继续提高,这一问题无疑将进一步凸现。

    交警建议:

    一种是短期方案,即改造漓江桥、穿山桥,拓宽车行道,开通漓江桥匝道,分流行人、非机动车;二是重新修建适应交通形势发展的立交桥。交警认为,短期措施可以一定程度缓解穿山桥、漓江桥路段的拥堵,但面对机动车辆的猛增,还是应从长远考虑修建立交桥。

    路段二:三里店大圆盘

    现状:

    21日下午1时23分左右,13辆车从七星路驶向大圆盘,其中一辆桂H牌的柳微车不知何故突然熄火,打了后面的车一个措施不及,从普陀路、漓江路驶来的10多辆车见有车停下来,也紧急停下,诺大的大圆盘,瞬间被车流包围,形成“车盘”。

    三里店大圆盘是七星区交通大节点,也是漓江游览码头的所经之地,它环形连接贯穿普陀路、漓江路和七星路,汇聚市内外各路往来车辆,高峰期时车流量超过6000辆次,大大高出了环交的每小时3000至5000辆次的适应通行能力,拥堵现象较为严重,其硬件设施与交通流量的矛盾非常明显。

   症结:

   造成这个路口交通的拥堵,除因车辆大幅增加外,还与大圆盘本身交通渠化不太完善有关,这种不完善,造成右转车辆经常入环与环内车辆产生交织,加之经常有人随意停在环型交叉口内,给其他车辆通行产生了影响。

   交警建议:

   要解决这个节点的交通拥堵,改善司机行车素质是其一,关键还得完善环行交叉路口硬件设施,必要时,甚至可以建天桥。
  
  路段三:北极广场

  现状:

  北极广场既是北上南下各省市车辆的必经之路,也承担疏通市区内部交通的作用。在其周围,密集着五大批发市场、三家大商场及医院、饭店、公园等,每天进出十几万人,车辆来往集中,路口交通已趋于“饱和”。从1999年建成至今,据统计,北极广场机动车平均峰期流量达到每小时8991辆次,高峰期超过13500辆次。

  每天在这个路段的拥堵时间,至少有几十分钟。加上沿街乱停乱放车辆,北极广场几成桂林交通的“大杂烩”。尤其是节假日,周围各市场采购、送货的车辆大增,该地段交通拥堵最为严重。

  高峰期,北极广场由东向北转右车辆与北口直行车辆严重交叉,甚至影响到了由北转东左转车辆的放行,车辆互相等候,常常出现“死结”现象。

  症结:

  周边商业区密集,缺乏停车场,是导致该地段交通拥堵的首要原因。除公共交通外,小汽车、自行车以及各式拖拉机、低速载货汽车混行其中,不同车种间相互干扰,客观上也降低了该路段的通行能力。

  大量过境车辆都经此进出市区,然而,北极广场周边的八定路、群众路、胜利路等支路段,却无法承担过境车辆的分流作用,也造成了北极广场交通压力过重。在这种情况下,一个路口拥堵,很容易引起相邻路口、路段连锁反应,造成更大面积的拥堵。

  交警建议:

  首先要打通其走边支路,改造、建设增加辅助线路分流来往车,改善道路微循环系统,其次要控制进入城区的交通流量,如将兴安、全州短途班线迁出市区,充分利用即将建成的东二环快速路分流过境车辆,缓解北极广场交通压力。适当时候,还可以在北极广场修建过街地下通道和过街天桥。
  
  路段四:西门立交桥

  现状:

  西门立交桥路口是桂林市主要过境通道环城西路上的重要节点,紧邻大型农贸市场、汽车客运总站等人流、车流密集场所。据统计,目前有701辆短途客运车辆从客运总站发车,经西门立交桥路口,高峰期每小时车流量朝5000多辆次,客运车与小汽车、自行车混杂在一起,拥堵现象时有发生。

  自行车、三轮车、摩托车、汽车等无序停放在周边,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银锭路、环城西路道路通畅度。

  症结:

  西门立交路段形成拥堵,根本是因为道路线形不合理。受铁路湘桂线横跨影响,西门立交桥下穿通道机动车道狭窄,加上限高4.1米,一旦外地超高车辆驾驶员未注意限高标志,盲目前行或掉头,就会造成堵塞。其南侧路口和西侧路口受路宽制约,只能划分为双向3车道,由其余3个方向涌入银锭路和环城西二路的车辆却只有一条车道,一到高峰期,由其他方向进入路口的交通流量大,往往无法在一个信号周期内消化完路口来车,铁路下穿通道就成了瓶颈。

  客运车辆过密,及其他车辆占道停放,也是造成路口拥堵的原因。

  交警建议:

  短期对策只能对过境车辆采取分流、限制客运短途通行时间,中期对策可采用整改西门市场停车设施,局部改造立交桥路口,增加车辆通行度,长远对策可以通过搬迁汽车客运站或禁止短途客运车辆入城,减轻压力。
  
  路段五:中山中路

  现状:

  中山中路是桂林市一条核心商业路段,道路周围商铺林立,著名的商业广场、娱乐中心环绕其中。按照城市建设规划,这条路应有非机动车道,但在十字街至百货大楼路段全长840米并没有设置,导致非机动车抢道非常严重,私车、公交车“举步维艰”,形成“汽车不快、单车又不慢”的局面。为了抢时间,车不让人,人不让车的场景时有发生。

    白天,这条路担负着一天的正常交通流,晚上19时后,这条路一半被封闭作为夜市摊开放仅供行人步行,另一半只作单向通行,在交通流量并未减少的情况下,这种设置容易搅乱正常的交通行为。

  症结:

  行人、司机整体素质不高,互不避让;车道设置不合理,缺少非机动车道或专用车道,车行道宽度与车流量比例不对称。

  交警建议:

  可采用物理隔离在机动车道与人行道间增设规划非机动车道;调整公交车候车站点,避免交通要道入口或交通流密集区域形成拥堵;搬离夜市至中心广场或滨江路等路段。(本报记者 郑利平)


投稿】【打印】【关闭】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电话:2260123 2260127 举报电话:0771-2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