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771-2260001  

自然景观与城市规划完美结合 美不胜收在桂林


2007/9/6 9:56:29   来源:桂林日报
【字体:  】【颜色: 绿 】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留给了桂林人奇山秀水,而今天的桂林人民则让这一大自然的恩赐景上添花,形成人与景、景与园、人与园的和谐局面。桂林不仅有自然造化的漓江、象鼻山、七星岩等等,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桂林城市绿地系统构筑了一带、两江、三楔、四条背景线、七个组团的城市园林空间形态,使各种类型的园林绿地与自然山水有机结合,形成了公园、道路、单位庭院、住宅小区结合,环绕城市的石山林地、水系绿带、城市的组团绿楔相联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自然景观、人造景观与城市完美结合,令中外游客折服。

              陆地上的青丝带

    有机会坐飞机飞过桂林城市上空,细心的人会发现,一条条绿绿如青丝带的街道,它们以中山路为主动脉像一根根绿色的毛细血管向整个城市辐射开来。

    近年来,桂林绿化美化小街小巷,让居住在偏街小巷的居民也沐浴到城市绿色文明的阳光。2004年以来,桂林市在已完成城市主要道路美化、绿化和亮化的基础上,把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绿化、美化城市环境延伸到小街小巷和社区,开展了百条小街小巷改造。在改造中,把绿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来抓,绿化设计与改造设计同时进行,绿化建设与改造工程建设同步开展,绿化标准验收与改造工程验收一道进行,一路一景,一街一品,大大提升了小街小巷及所在社区的环境质量,改善了人居环境。

              百里江流 澄清碧绿

    老天给了我们桂林人民一条漓江,让桂林闻名天下,现如今漓江两岸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全民的努力又添绿来又添。 红花,绿树,翠竹,奇山,秀水交织在一起,进一步提升了桂林国际旅游名城形象。漓江风景名胜区的优美风景是桂林最宝贵的特有资源,也是桂林争取成为现代化国际旅游城市的立城之本。保护管理好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对桂林来说是名誉、是地位、是利益、更是责任。多年来,桂林市委、市政府遵循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方针,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和前提是规划,核心是保护,关键是管理的工作原则,通过完善管理、全面规划、系统整治,加强漓江的全面保护和综合治理。

    为了更好的保护漓江,市委市政府在原有植被的基础上,大规模开展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增加漓江流域的生态储水机能。水源林区严格执行禁伐令。漓江风景名胜区内完成人工造林15.79万公顷,封山育林12.23万公顷,实施退耕还林0.9万公顷;在漓江风景名胜区共区划出生态公益林29.4万公顷,占有林地面积64%,列入国家生态补助。漓江风景名胜区内森林覆盖率已达到67%

            “细胞工程让庭院美起来

    面广量大的居住区和单位庭院,它们广泛分布在整个城市,是整个城市建设的细胞工程,其绿化水平对整个城市影响颇大,因为在整个城市当中,除了公园绿地、道路绿地外,最与市民群众的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的绿地就是居住区和单位庭院绿地。

     近年来,桂林市采取措施拆除居住区、单位庭院违章建筑,对已经荒废了的居住区、单位庭院绿地进行整治,恢复绿地景观和功能,还绿于民;通过拆墙透绿、治脏变绿、见缝插绿,增加绿量,提高绿地率,增强绿地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落实绿地长效管理,把居住区、宿舍区绿化管护纳入物业管理工作中。同时加强居住区、单位庭院绿化,努力为广大群众创造一个优美、清新、健康、舒适的环境。到目前为止,桂林市大部分庭院已实现花园式绿化,老百姓开门见绿,推窗见绿,能更好享受改革开放和城市发展的成果。

             湖美江美唯有画中有

     1998年以来,桂林市实施了环城水系公园建设,运用国际上较为前沿的生态修复理念,开展了水环境修复与城市滨水景观相互促进的建设实践,将流经桂林市区的漓江、桃花江和榕湖、杉湖、桂湖、木龙湖的水体实现沟通,在水系沿岸大规模地建设滨水园林绿地,大大提高绿化厚度、层次,形成植物多样复合绿化结构,为城市中心区提供了6万多平方米的水面面积,滨水生态岸线超过10公里,新栽植了2万多株乔木,近300万株地被植物,植物品种多达150多种,架设桥梁19座,恢复、修建各种风景建筑万余平方米,发掘、修缮文物古迹50余处,使榕湖、杉湖、桂湖、木龙湖、铁佛塘、春天湖、桃花江市区段、漓江市区段的滨水绿地成为城市中心一系列大规模的开放式生态公园绿地,营造出良好的生态和园林景观,自然地融入城市空间。

     桂林环城水系公园的建设使以水流为主体的自然生态流畅通连续,形成以水系为主体的绿色廊道网络,加强了城市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连续性,成为城市当中的绿色生态廊道,更好地实现城市生物圈的物质与能量的循环流动,并将桂林的名山秀水有机地串联起来,营造了城市新景观,把桂林装扮成一个名符其实的开放式公园城市,优化了城市的环境品质,大幅度地改善了桂林国际旅游城市的人居环境,实现了桂林旅游产品的升级,提升了桂林的城市品质,实现了城市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和城市景观建设的多赢。  (见习记者蒋鹏  记者曾四丹)


投稿】【打印】【关闭】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电话:2260123 2260127 举报电话:0771-2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