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771-2260001  

柳州“城乡清洁工程”从“突击”走向“长效”


2007/9/29 10:45:37   来源:广西电视网
【字体:  】【颜色: 绿 】 

 “城乡清洁工程”实施一年来,柳州市在重点整治“五乱”的基础上,逐步扩大治理区域,建立长效机制,从“突击清理”走向“长效管理”,城乡环境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

 【记者:我是八桂万里行记者业盛,我现在是在柳州市胜利小区,这里以前乱摆乱卖、垃圾乱扔的现象十分严重,现在我们可以看到,整个小区的面貌焕然一新。】
  
 【字幕   以前   柳州胜利小区  】

 过去,柳州市柳北区胜利小区就是“脏乱差”的代名词,小区内的马路市场、夜市场有10多年的历史,违章乱搭乱建的建筑达1000多处,占道经营摊位400多个,脏乱差现象十分严重,一直是居民投诉的热点。今年3月,柳州多个部门联合行动,采取“堵疏”结合的办法,对小区进行了综合治理。

 【字幕  现在  柳州胜利小区】

 现在,摊点乱摆、垃圾乱扔和车辆乱停等“五乱”现象没有了,小区内的小广场成了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柳州市民:这里以前脏乱差很严重的,经过多次整治效果不佳,现在搞得这么彻底,与我们政府的领导下大决心是分不开的。】

 一年来,柳州市突出“城乡清洁工程”市容环境统合整治这个中心,在重点整治“五乱”的基础上,逐步扩大治理区域,对“城中村”、“城乡结合部”、“铁路沿线”等卫生死角进行全面彻底的清理。

 【字幕  以前  柳州马鹿山一带】

 位于城郊结合部的城中区马鹿山一带是外来人口集中区,过去违章搭建、垃圾乱扔和污水横流等现象比较严重,实施“城乡清洁工程”以后,城中区以此为重点,对这个历史遗留难点进行了集中整治。

 【字幕  现在  柳州马鹿山一带】
 
 通过整治,道路两边的违章建筑和多年的垃圾不见了,并铺设了排污设施,消除了露天的臭水沟,马鹿山一带的面貌焕然一新。

 【柳州市五项整治办 主任 吕福生:一年来,我们柳州从广泛动员,全民动手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从主要的街道到深挖死角,都在稳步推进,在整理清洁的全过程,制定出长效管理机制。】

 除了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以外,柳州市还从增强环卫保洁队伍建设、增加环卫设备投入和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三方面入手,为建立“城乡清洁工程”长效机制进行有效的探索,从而使柳州市的“城乡清洁工程”从“突击清理”逐步走向“长效管理”。

 【字幕  以前  柳州的大街小巷】

 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开始阶段,在柳州市的大街小巷,常常可以看到大规模的清洁活动,几十、上百乃至上千人的队伍为解决历史长期遗留下来的“脏乱差”问题出汗出力。

 【字幕  现在  柳州的大街小巷】

 如今,更多的是看到环卫工人在不间断地进行保洁,街道时时都是保持着干净整洁。街上的垃圾桶多了,不少市民改掉了乱扔垃圾的坏习惯。

 【柳州市民:我感觉路边的垃圾桶也多了,各种的基础设施越来越好了,这些变化说明我们政府不是把这个工作当作一阵风,而是把它作为一项百姓的民心工程、城市的管理工程长期来抓来做。】

 实施“城乡清洁工程”给柳州带来了巨大变化:山更清、水更绿、街道更宽了;市区内空气清新,蓝天白云随时可见;许多历史遗留的卫生死角得到有效清理,城乡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城市管理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今年8月,柳州市决定在原来投入3.4亿元基础上,再投入1亿元,用于完成“城乡清洁工程”五年规划和市场、停车秩序管理、环境卫生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加大次干道及小街小巷道路的硬化铺装率;配齐市区道路的果皮箱;加强县级污水处理设施、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规划建设;加快数字城管建设的步伐;加快农贸市场规范化管理等,从源头上解决脏乱差问题,建立长效机制。


投稿】【打印】【关闭】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电话:2260123 2260127 举报电话:0771-2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