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今年初,桂林市建规委和市市容局就下发了市内实行密闭化运输建筑垃圾和材料的通知, 8月底,又下发了在此基础上的一个补充通知。强调凡在城区内运输建筑材料和垃圾的车辆除了证照齐全外,一律用帆布覆盖,完全做到密闭化上路。近日,市渣土办在日常巡查的基础上,组织执法人员上街展开针对性清查,逮住了不少违规车辆。
无证渣土车街头“裸奔”
近日,市渣土办有针对性地选择了一些路段,对未按相关规定密闭运输的“泥头车”设卡堵截。当日上午 10时许,在建干路口,执法人员拦下了 4辆运送土方的车辆。其中 3辆车上没有任何覆盖物,满满一车泥土全部裸露在外面,只有一辆车上盖了小块帆布,但也根本达不到密闭的要求。“你们知道运输建筑材料和垃圾的车辆要密闭化上路吗?”“出来太匆忙了,下一车一定处理好再出来!” 4名司机向执法人员求情,但没有得到放行。检查中,执法人员还发现,这 4辆车的渣土准运证都已经过期。
10点 20分,车辆所属工地的负责人赶了过来,执法人员当即对该负责人进行了批评教育,随后按规定对其处以了罚款。
十余辆渣土车躲在工地里当日
11时 30分左右,执法人员经过虞山桥时,发现桥头有一个工地,里面进出车辆都没有做到密闭化上路。在工地门口,执法人员叫停了刚出工地的 3辆装满泥土的渣土车。 3辆车上都覆盖了一小块防晒网,很明显那是达不到密闭效的,按规定,覆盖物一定要是帆布。
见这 3辆车被执法人员拦下后,工地里的其他车辆便没有再出来了。记者在工地门口见到, 10余辆满载泥土的渣土车全部停在工地门口,将过道挤得满满当当,这些车辆上都没有覆盖物,泥土都裸露在外面。
20分钟后,工地负责人出现在执法人员面前,对于自己车辆的违规,他显得很不好意思,表示一定改正错误。他告诉执法人员,自从接到市建规委和市市容局下发的市内实行密闭化运输建筑垃圾和材料的通知后,他就买了 20块帆布用来密闭车辆,但不知道工人为什么不用?
渣土车密闭化上路获称赞
当天中午12时许,记者和执法人员一行来到甲天下广场旁,远远地发现对面有一辆密闭化完好的渣土车从工地里驶出。执法人员告诉记者,这才叫工地车辆密闭化上路。随后,接连从该工地出来的 3辆车密闭化都做得很好。
走进该工地,里面还停有两辆车,司机正爬在车上覆盖帆布。每辆车出工地时,都有一名工人手持水管冲洗 4个车轮,等干净后车辆才上路,整个过程显得非常有序。
工地出口前就是交通要道,工地车辆的出入丝毫没有污染路面。几名过路的中年妇女见记者在拍照,上前对记者说,这个工地还蛮不错的,虽然每天进出那么多车辆,但对周围的环境没有丝毫影响,不像有些工地的车辆,一边行驶一边洒落渣土,弄得尘土飞扬的,让周围的居民很不舒服。(记者沈青 阳翔 实习生于玲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