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文物工作队和柳州市博物馆正对著名人文景观柳侯祠进行抢救性清理发掘。首期发掘找到了从宋代到明清时期的1000多片瓷片、9座清代青石柱础及古代柳侯祠附属建筑遗址和江西会馆遗址等。
据柳州市博物馆工作人员汪遂先介绍,这里出土的不仅包括宋代高足碗、大明宣德盘等生活用具,还有宋代瓦当、卷草小砖等建筑残片;发掘出4枚古钱币,有明洪武通宝、宋绍元圣宝、清乾隆通宝等。自宋代以来到民国时期的器物都有找到,时代序列非常完整,说明这里一直都有人生活和活动。
工地上,青灰色的9个清代石础非常显眼,其中7个如水桶般粗细,高约50公分,周围有兽足样装饰,显然是用来垫在大柱子下面或直接摆在楼梯两侧的“重型装备”,两个小些的石础样式简单古朴,是专门支撑柱子脚的。
考古人员的关注重点是发掘出的两处古建筑遗址。在现场可以清楚地看到,一道道由青砖砌就的残墙断壁纵横交错。靠近北边的为柳侯祠西厢房清代遗址,南边的是江西会馆遗址。柳侯祠西厢房的遗址基本完好,而江西会馆遗址处已经有叠压痕迹,后人在其基础上再次建房的痕迹宛然。而在柳侯祠西厢房遗址外侧,还意外地发掘出一条青石板路面,据考证是清代早期所建,不过这些青石板大多已经碎裂,失去昔日风采。
柳侯祠是一座为纪念唐代文学家、政治家柳宗元而建的祠庙。据柳州市博物馆负责人介绍,这次的考古发掘探明了柳侯祠地下文化遗存厚度,根据对这些文化层的分析,可以看出宋代到民国的历史痕迹和相关的文化信息。(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