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陪同广西广播电台记者深入东兴市江平镇交东村采访“城乡清洁工程”时,发现该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村民们听说我们是来采访“城乡清洁工程”的,一下就围上来了,七嘴八舌地谈论起来。村民龙树珍说,实施“城乡清洁工程”以来,村里干净多了、漂亮多了,村容村貌变化大了,以前村民乱丢乱放垃圾,鸡鸭猪到处走,全村显得很脏。现在村民都自觉地把垃圾放在垃圾桶里,鸡鸭猪都关起来了,全村环境卫生一下子就好起来了。
村主任裴幸福说:“我们农村,以前污水横流,人畜粪便到处是,又脏又臭,现在好多了。”
“我们村以前没有厕所,大小便都是在猪牛栏里解决或是到山坡上打‘游击’……”话没说完,村民都笑开了。
“现在不同了,家家户户都建了厕所,有些还建了沼气池,又清洁又卫生。也很少有人上山砍柴了。”
“环境好了,疾病也就少了,生活质量就提高了……就怕不能长期坚持下去,过一阵子又……”看到人们谈得热烈,广西广播电台的廖记者也情不自禁地说出了他的忧虑。
“怎么可能呢,现在环境这么好,对大家都有好处,只要人人都自觉遵守,就能长期保持下去!”
“最好是有一些监督办法或监督员。”
“大家都有责任,每个人都是监督员,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现在谁会还乱丢垃圾呢?”
“现在的好环境来得不容易,连小孩子都知道爱惜,谁还能不注意保护?”
“是呀,‘城乡清洁工程’,得到实惠的是我们老百姓!谁能不爱惜呢!”村民的言语中透着无尽的感激。
村支书张皇说,我想说的话村民都说了,交东村能够发生那么大的变化,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交东村自去年10月开始实施“城乡清洁工程”以来,到现今已有一年了。这一年里,各级政府投入100多万元,改善村里的道路及环境。其中,用90多万元,建设一条环村公路,大大改善村民行路难的问题,同时沿路装上垃圾桶,方便村民丢放垃圾;另外还投入400元,竖立了两块“城乡清洁工程”宣传牌,让“城乡清洁工程”宣传深入民心;还用1200元买了一辆垃圾车,1000多元建设了6个固定的垃圾池,每3天清理一次;村委还聘用两名清洁工,每天定时清扫保洁。经过以上的措施,目前全村“脏、乱、差”现象有了明显的好转,村容村貌有了较大的改观。 (梁月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