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的道路因铺设管线老是被重复开挖的历史将终结了。近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南宁市有意向在新建、改建、扩建道路时,同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将管廊资源出租给管线单位和部门使用,以减少或避免重复挖掘。
4月11日,南宁市规划局市政科副科长阮明煜向记者分析,城市部分道路频频被挖掘其实有难言之隐。地下管沟与人们的生活非常密切,抢修开挖占道路开挖的很大比例。如老旧的自来水管破裂了,若不挖开路面维修会造成供水中断,人们没有水用怎么办?另一方面,近几年通讯业发展迅速,A通讯公司近期要将原线路换成性能更好的材料,需要开挖道路一次,而B通讯公司却因为资金、计划等问题,要过一段时间再将道路“折腾”一遍。由于各个公司线路产权不同、步调不一致,目前此类型的开挖仍难以避免。道路维修要开挖,更是在情理之中。
阮明煜颇为无奈地说,就目前南宁市市政设施现状,有关部门能做的,只能是尽量减少开挖的次数,争取同步建设。
据悉,在南宁市有关部门的努力下,同类型的通信线路在经过一些道路时,已经被尽可能地拢在同一管道中。但部分道路上空的“蜘蛛网”仍让市民疑惑,为什么不能将所有的管线“扎堆”?对于这些问题,阮明煜解释,电力线入地要求的技术和资金都特别高,道路需要扩建了,只能在修好的道路地下为电力线预留位置。而建设地下管线共用地下综合管廊,人甚至车都可以直接进入管廊进行维护,在国内也仅有北京、上海等部分城市的极少路段可以做到。要将所有线路都集中到一个管廊中,所需要的建设费用恐怕不比建设地铁便宜多少,而1公里地铁造价就上亿元。因此,统一地下管沟以减少井盖避免开挖的想法,恐怕还不现实。
不过,地下管沟的问题一直都为南宁市有关部门重视,一个好消息就是,针对地下管线产权不一的情况,政府将考虑在建设道路的时候,先把地下管线埋好以备出租,有关单位需要使用时可以租用。这样就可以把地下资源统一起来,避免重复挖掘,节约地下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