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花园随处可见,420余条街巷全部实现了硬化亮化,2000余条健身路径可同时为几万人提供健身场所;“城在森林中、人在花园里、行在绿荫下、乐在芳草间”,正是对山西省长治市区人居环境景象的最好注释。据了解,长治市委、市政府近年来致力于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实力长治、魅力长治、和谐长治”,目前已拥有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9张国家级“城市名片”。
据了解,长治市重点在上党盆地、长治湿地开展了“两地”保护工作,组织全市万人签名活动,发布保护宣言,制定了“两地”保护规划和实施意见。管理部门先后关停了不符合国家产业和环保政策的工业企业147户,对重点区域和重点企业进行清理整顿,使全市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市里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大整治,全市共配备乡镇卫生巡察员1324人,享受财政补贴的农村保洁员12017人,初步建立起保持城乡清洁卫生的长效机制。全市新建垃圾处理场和填埋场3454个,建成了市区污水处理厂和城市垃圾处理中心,市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通过坚持不懈实施造林绿化工程,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6.89%,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4.9%,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1.6平方米。
在长治市区北端,有一片黄土高原上罕有的太行湿地公园,总面积有45平方公里,水面面积达17平方公里。湿地内生长着苔藓小草、芦苇香蒲诸多植物,天鹅、白鹭翩然飞翔。在美丽的滨河公园,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里曾经是长治市有名的“龙须沟”,名叫黑水河。近两年长治市投资上亿元将其改造建设成公园。
在长治市区的大街小巷,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骑着印有“环保监管”标志自行车的人,活动在锅炉房、餐饮业油烟排放设施旁和污水排放口前。他们原是下岗人员,现在当上了“环保监管员”。市政府给他们每人每年发放400元福利和200元劳动保护费,还为他们办理了社会保险。据了解,像这样的“环保监管员”,近3年来,长治市共聘用了4300余名。近3年来,长治市政府共出资5000多万元,先后开发了环卫清扫、道路保洁、交通协管、园林绿化、环保监督等近5000个公益性岗位,帮助一大批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
长治市委、市政府表示,将用5年时间,把长治建成以东山西水、南秀北美为特色,山水园林相间,生态环境优美,功能设施完善,城乡协调发展,绿色文化与现代气息交相辉映的中部生态名城,倾力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优秀旅游城市。长治市市长杜善学曾说,我们这样做的目的是要通过建设良好的人居环境,为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力求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吴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