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上午,随着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省长李成玉轻轻按动伊川县污水处理厂的启动按钮,正式宣告了河南省所有城市及县城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已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
在伊川县污水处理厂,河南省副省长张大卫告诉记者,随着全省县级以上污水和垃圾处理厂的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预计到“十一五”期末,全省将实现省辖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以上、县城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60%%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以上的工作目标。
近年来,河南省高度重视治污减排工作,将水污染防治摆在了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位置,采取有力措施,真抓实干,积极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收费运营管理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效。
2003年6月,河南省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决定》,明确要求到2007年,全省所有县级以上城市、县城和部分重点镇都要建成污水处理设施。通过各级政府和建设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强力推进,目前,该省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工作进展顺利,效果明显。
截至目前,河南省已经建成的污水处理厂共有130座,其中,省辖市建成27座,县(市)建成103座。省辖市27个项目中有10个污水处理厂实际运行负荷达到满负荷,10个污水处理厂实际运行负荷在75%至95%,7个污水处理厂实际运行负荷低于70%。
落实责任,列入考核指标。为落实全省污水处理项目建设任务目标,各级建设主管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强力推进污水处理项目建设。为加快推动污水处理厂建设,河南省建设厅结合省情认真研究行业政策,积极参与省政府的政策制定。将污水处理项目的建设工作列入各级政府的重要考核指标,落实责任,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明确了政府建设和监管的主体地位。
多部门联动,省市县协调共管。河南省各级建设主管部门与相关部门密切协作,主动、积极参加各个环保项目的审查工作,主要负责建设和运营的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建设、环保、监察的职能作用。在督察工作中,他们通过通报批评、责令整改、项目限批、财政拨付等手段,进一步加强与发展改革委和环保等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增强合力。
河南省政府成立了由厅级领导带队,省建设、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组成的6个督察组,分组包片定期到各县(市)进行现场督导检查。同时,根据督察情况,对污水处理项目建设进度缓慢、未开征处理费、污水处理运营不正常、污水处理费征收率低的市、县(市),进行重点跟踪督促,及时发现和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运营和收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特别差的县(市)进行通报批评和媒体曝光。2006年,该省先后7次开展拉网式督察,2007年每月督察一次,均取得了明显成效。各省辖市也比照省政府的工作机制,成立了督察组,明确了工作责任制,开展定期、不定期的督察通报。省、市、县联动,形成了上下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完善收费制度,建立长效机制。为有效解决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尤其是建成后正常运营经费短缺问题,河南省政府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大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力度、促进城市污水处理产业化发展的通知,要求各地建立适应污水处理产业化的成本补偿和价格激励机制。
为加大污水处理费的征管力度,河南省建设厅根据《河南省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的要求,督促各地建立了污水处理费的征收管理体制,公共供水由供水企业带收,自备水必须装表计量征收。为提高征收率,各级建设主管部门采取了诸多措施,如拉网排查、封闭自备井,财政代扣,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等。平顶山市通过理顺征收体制,健全了征管档案,开发了征收管理信息系统,今年的征收额将是2005年的2.7倍。根据统计资料,今年1~10月份,全省105个县(市)污水处理费实际征收1482.73万元,综合征收率达77.03%。其中,公共供水污水处理费实际征收额8344.62万元,征收率达到84.91%;自备水污水处理费实际征收5838.12万元,征收率达到69.56%,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为推进治污项目收费工作,河南省建设厅召开了平顶山、灵宝两个全省现场会,认真总结各地收费的先进经验,通过现场会、刊发简报等方式宣传典型经验,指导和激励落后市、县改变观念,改进工作方法。
争取多方支持,加强资金保障。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河南省省委、省政府仍将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作为各级财政支出的重要领域。2003年以来,全省污水处理厂建设总投资达到119.97亿元,其中省财政专项资金累计投入5.07亿元。河南省还积极争取国债资金11.1亿元,争取亚行和世行贷款水污染治理项目贷款1.1356亿美元,重点用于县级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同时,河南省建设厅按照省政府《关于加快全省市政公用行业改革的意见》,指导各地放开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营市场,加快推进污水处理产业化,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营。截至目前,全省已有40个市、县污水处理项目通过BOT、TOT、BT、合资、合作等方式引进了投资和经营主体。
发挥优势,加强技术指导。由于县(市)专业技术人员不足,各项目建设单位在项目开始阶段遇到了许多技术难题,河南省建设厅及时建立了专家库,成立了技术指导专家组,根据项目单位需要及时派出专家人员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同时,河南省建设厅还组织项目建设和运营的管理人员召开座谈会、现场会、技术指导会,由专家讲解项目建设运营管理的专业知识,并就成功的典型案例进行点评,切实提高项目建设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各省辖市建设主管部门也充分利用市级项目建设运营的经验,抽调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县(市)现场解决建设、运营技术难题,培养、培训县级专业技术人员。同时,河南省建设厅还组织专家,相继研究制定了《河南省城市污水处理厂劳动岗位定员标准》、《河南省城市污水处理行业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及污水处理关键岗位操作规程》、《河南省城市污水处理企业成本核算办法》、《河南省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检验监测管理办法(试行)》等一系列标准和办法。为加强污水处理行业运营管理,确保项目建成后的正常运营奠定了良好基础,得到省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
在今后的工作中,河南省建设厅将尽快建立和完善监测报告信息平台、在线动态监控平台的信息管理体系,加强对污水处理运营单位的监管;研究制定污水处理设施运营评价标准,建立市、县污水处理厂运营情况的考核评价机制;加大对郑州、洛阳、平顶山等污水处理厂运营示范区和14个污水处理试点单位运营管理的指导力度;逐步在全省所有污水处理厂安装污水处理运营监控设施,实行全省联网,建立健全污水处理运营监控体系;指导各地结合实际,在全省实行城市排水许可制度,建立健全信息档案管理制度,做好排水管网和用水大户的排水监测,确保污水处理设施安全正常运行;切实加强污水处理费征收管理工作,完善征收机制,落实征收责任,提高征缴率;对长期拖欠、拒缴的单位和个人,加大处罚力度。 (记者王宏晓 汪汀 田伟华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