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桂平城区处处呈现出一派繁忙热闹的景象:总投资1200多万元的广场改造工程在紧张进行施工,干部群众、驻军官兵纷纷为大街小巷“梳妆打扮”,以崭新的市容市貌迎接自治区第六届市容“南珠杯”竞赛检查考评。
1995年以来,桂平市积极参加市容“南珠杯”竞赛活动,着力打造“人居”、“人游”环境,不断提升城市品位,取得了喜人的成绩。该市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城市,自治区园林城、卫生城、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单位,连续四届市容“南珠杯”竞赛先进城市、第五届市容“南珠杯”竞赛优秀城市等殊荣。新一届竞赛活动开展以来,该市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为契机,不断深化活动内涵,倾力为“南珠杯”增添光彩。
近两年来,该市城区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累计投入10多亿元,搞好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抓好街道“穿衣戴帽”工程,不断完善市政设施。目前,该市红旗新都、宏辉商厦、凤凰新区一期、水厂二期扩建工程等30多个项目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粤桂花城等一批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同时,该市维修城区街道5000多平方米,铺设小区道路1万多平方米,城区主要道路硬化率达100%;新设立垃圾中转点25个,购置人力三轮垃圾运输车300辆;建设农贸市场42个,其中城区6个、乡镇36个;完成城市主要街道交通标线画线和指示牌设置,设立临时停车站位350多个、摩托车位1000多个;更换旧路灯线路5000多米,维修路灯3000多盏和控制箱60多座,主次干道亮灯率达100%;新增公交线路两条,新增和更新公交车20多辆;城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35%、30.33%、10平方米。 桂平市委、市政府切实把“城乡清洁工程”打造成为群众的民心工程、企业的信心工程、城市的管理工程、发展的环境工程和干部的作风工程,全面推进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落实“门前三包”,划分清洁卫生责任区,设立“广告墙”,医治“牛皮癣”,成立单车巡逻队,狠抓“五乱”行为的整治,在城乡掀起了新一轮清洁卫生、整治市容、整顿圩貌、美化环境、美化村庄的活动热潮。市委书记黄志光、市长麦承标等市四家班子领导成员多次走上街头打扫卫生,并带领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深入到城区和重点圩镇主要路段,对整治市容环境、圩容圩貌现场办公,督办重点整治路段,解决实际问题。一年多来,该市先后投入700多万元整治市容环境,城乡干部职工、学校师生、居民群众、驻军官兵累计出动清洁卫生人数200多万人(次),打扫街道、公共场所、住宅小区等路面6000多万平方米,整治卫生“死角”1000多处,清理建筑工地200多处,清除“牛皮癣”小广告10万多条,取缔马路市场19个,取缔占道经营摊点2300多个,清运各种垃圾120多万吨。
环境优美惹人醉,不尽外资纷至来。随着“南珠杯”竞赛和“城乡清洁工程”活动的深入开展,该市干部作风明显转变,机关效能不断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升,处处充满生机和活力,凸现了招商引资的“磁场”效应。在第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桂平市签约项目合同投资额达140多亿元,是去年签约项目投资额的15倍多。今年1至11月,该市招商引资项目58个,合同投资额52.67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2.88亿元,分别比去年大幅度增长。其中外资项目7个,合同投资额8500多万美元;东部产业转移项目34个、合同投资额43.54亿元。一位香港投资者由衷地说:“我跑了广西很多地方,还是觉得桂平这里别有天地。” (梁泽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