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市是全国惟一一个以湖命名的省辖市,位于安徽省中部,濒临长江,是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自然条件优越,环境优美,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全市现辖居巢区、无为县、庐江县、和县、含山县5个县区和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市总面积9423平方公里,总人口453万。
巢湖区位优越,交通便捷,水运、铁路、公路四通八达,周边与南京、合肥、安庆、芜湖、马鞍山、铜陵等市相邻。淮南、合九铁路及合宁、沪蓉、合巢芜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长江流经巢湖市182公里,芜湖——巢湖公铁两用大桥和铜陵——巢湖公路大桥横跨长江天堑。依托芜湖朱家桥外贸码头和南京、合肥两个航空港,可借“船”出海。空运紧邻合肥、南京两个航空港。
巢湖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市自然和人文景观130多处,江、湖、山、泉并存,以水见长,湖光、温泉、山色是“巢湖风景三绝”。巢湖资源丰富,已发现的矿藏有34种,其中磁铁矿、硫铁矿、明矾石、石灰石和石膏矿等储量巨大。巢湖是著名的“鱼米之乡”,盛产大米、油料、棉花、蔬菜、家禽和水产品,“巢湖三珍”(银鱼、白米虾、螃蟹)享有盛誉。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巢湖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加快,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工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基本形成建材、机械、纺织、医药、食品等支柱产业,拥有一批具有一定实力和规模并在省内外同行业中占有一定地位的骨干企业。目前,全市有大中型企业54户,有皖维高新、巢东股份、新力药业、华星化工4家上市公司。旅游业快速发展,建成了褒禅山、华阳洞等五大溶洞和太湖山等4个国家森林公园及半汤、汤池、香泉等温泉度假区。城市基础设施显著改善,综合配套功能明显增强,荣获“全国卫生先进城市”称号。
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巢湖市以加快发展、富民强市为主题,立足区位、资源等优势,加快“四个基地、一个后花园”建设,即建成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和资金外溢承接基地,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高素质劳务输出基地,周边大中城市科研院所技术成果转化基地和周边城市旅游的“后花园”。巢湖正在向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美、城乡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湖滨城市目标迈进。
巢湖是一片开放的热土,巢湖人民热忱欢迎海内外朋友前来投资兴业。
风景名胜好江湖泉水奇
巢湖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素有“皖中明珠”之称。800里巢湖烟波浩渺,似“一面宝镜”;姥山岛、天门山,宛如“两颗宝石”;半汤、汤池、香泉三大温泉,像撒落的“三串珍珠”;太湖山、天井山、鸡笼山、冶父山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有如“四块翡翠”;王乔洞、紫微洞、仙人洞、华阳洞、泊山洞被喻为“五座龙宫”。境内山、岛、泉、林、洞彰显其秀,塔、寺、庙、墓、亭各具特色,自然和人文景观共有130多处,其中自然景点80多个、人文景观50多处。古昭关、褒禅山、霸王祠、陋室等名胜古迹底蕴深厚,银屏牡丹、半枝梅、笑泉、洗耳池、楚歌岭、姑嫂塘等美丽传奇名闻遐迩。全市六大风景区、13条旅游线路和每年举办的“中国巢湖牡丹观赏节”吸引八方游客竞相参观,每年接待游客达150万人次以上。巢湖历史悠久。“和县猿人”、“银山智人”头盖骨化石的发掘,表明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凌家滩遗址的考古发现则是新石器时期人类进化过程的里程碑。另外,在巢湖这块土地上,历史上还上演了“尧让九州许由洗耳”、“商汤放桀于南巢”、“楚霸王乌江自刎”、“伍子胥过昭关”的传奇故事。
现代的“城市之光”
城市之光,作为巢湖政府“一年小变化,三年中变化,五年大变化”城市建设规划的开山之作,是巢湖市城北转盘地段重点改造工程,由安徽杰成集团巢湖金成房地产有限公司开发建设。该项目总用地面积420亩,规划总建筑面积50余万平方米,截至目前开工总面积逾40万平方米,首期安置房已顺利交付,广大拆迁户陆续喜迁新居;沿半汤路高层景观房已全部封顶,巢湖首例大型高层群社区逐渐形成。
城市之光位于巢湖传统城市中心与新兴市政功能模块交汇处,东至半汤路,西至巢湖北路,南至长江路,占据巢湖北大门交通枢纽,交通便捷。景观设计上采取乔木、灌木、草坪立体绿化,配合独特坡地上的灌木、花草,整个小区高低错落,别样精致,呈现给大家的是一个和谐、生态的绿色家园。
超级大盘带来的是更齐全、更完善的配套设施,银行、医院、移动、邮政、电信等环绕四周,便捷的商业服务,社区内停车场、会所、幼儿园、小学、农贸市场、超市、商场等一应俱全,营造出一个核心居住区应有的优越生活氛围,彰显出现代化小区应有的磅礴气势。
繁荣的人民路商业步行街
人民路的繁盛起源于建国初期,历经50余年的发展,牢牢地占据着巢湖商业核心的位置,成为安徽省重要的娱乐、购物消费商业中心,巢湖“人民路商业街”已经成为一个跨省市、大影响力的重要商业品牌。
随着巢湖经济的高速发展,整个城市风貌日新月异,原有人民路商业步行街的硬件设施很难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整改升级势在必行。巢湖市政府把人民路的全面改造工程列为“十一五”规划的重要项目。
巢湖人民路商业街的升级改造工程由香港信泰投资机构中标开发建设。巢湖人民路商业步行街占据城市中心繁华地段,占地约7公顷,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绿化率34%。广场整体采用“立体式滨河购物街区”概念,专设12米滨河景观道,结合功能丰富的下沉式广场,加以先进的VI导引系统、照明系统、背景音乐系统、人车分流系统等,塑造人性化,舒适宜人的购物环境。
人民路商业步行街引入国际化的“一站式消费”商业理念,糅合多元化的时尚商业元素,科学规划多个独立商业板块,项目拟建业态包括:3万平方米的巢湖首家4星级酒店,拥有标准客房200余间及商务套间、会议中心、娱乐中心等;经营面积超过1.5万平方米的大型超市卖场;2.5万平方米的高档百货商场;巢湖首家SOHO办公集中地、大型家饰卖场、IT卖场、新华书店、数字影城、儿童世界、特色服饰步行街、美食天地、娱乐城、健身房、KTV、洗浴中心等。在秉承人民路历史内涵的同时,引入发达城市成功商业模式,体现巢湖“第一商圈”全新风貌,形成以人民路商业步行街为核心,辐射整个安徽范围的大型商业综合体。
喜看巢湖更妖娆
“三面青山一面湖”,这是巢湖的一个象征。近年来,巢湖市围绕“打响巢湖牌、做活水文章”这一主题,按照“山青、水碧、天蓝、地绿”的生态型城市目标要求,注重特色、营造亮点,高标准、高品位打造特色滨湖城市。2004年,巢湖市第二届党代会提出了“一年小变化、三年中变化、五年大变化”的发展目标,明确了市区建设“一腹两翼、拥湖发展”的思路,争取到2020年将巢湖市建设成为一座占地44.8平方公里,拥有50万人口的中等规模的滨湖城市。按照“拉开框架、拓展空间、丰富内涵、提升形象”的要求,巢湖市掀起了城市建设新一轮高潮,城市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一座现代化中等城市正在迅速崛起。
规划调控进一步增强。巢湖市树立统筹规划理念,共投资1000多万元,先后组织编制了巢湖市城市总体规划、巢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巢湖市规划区空间利用规划、巢湖市沿江城镇带规划及巢湖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及城市道路专项规划、城市给排水专项规划等20多个城市专项规划和城市详细规划。
道路网络进一步完善。巢湖市以“城市道路成环成网”为目标,自2005年起,城市道路及桥梁工程计划用5年时间,投资约30亿元,重点拉开城市框架,建立城市过境交通,加强新老城区交通连接,完善城市路网系统,增强道路整体运行能力,基本建成以“二环四门”及巢湖跨湖大桥为框架的城市交通格局,将城市规模新扩张15平方公里,人均道路面积增加4.1平方米。
园林绿化进一步提升。2006年年初,巢湖市提出了用3年时间创建安徽省园林城市,再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目标,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工作正式启动。为此,巢湖市加快绿化建设,建成了卧牛山公园、西环城河公园、洗耳池公园等一批规模较大、品位较高的公园,城市形象显著提升,塑造了优美和谐的城市环境。
水环境治理进一步加大。巢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水域面积820平方公里。按照“通、疏、截、驳、绿”的总体要求,近年来巢湖市对巢湖进行了驳岸、清淤、截污,关闭了一批浪费资源、污染严重的企业,改造和更新了部分企业的生产工艺及设备,使巢湖的水质明显好转。
旧城改造进一步推进。2005年,市委、市政府确定了城北转盘区域等6处旧城改造项目。目前,重点区域的旧城改造已全面展开,同时配合市场建设、教育布局调整、环境整治等项目同步实施,进展平稳。
居住环境进一步优化。巢湖市以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高居住质量”为出发点,合理确定房地产开发时序,大力开展住宅建设。自2005年以来,巢湖市房地产开发项目涵盖城市新区建设、旧城区改造、商业中心区建设、酒店及旅游配套建设等多个方面,对提高城市面貌,改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巢湖市还大力建设经济适用住房,积极做好廉租房的贴租工作。
公用事业进一步强化。巢湖市以关注民生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公共设施服务功能,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城市供水、污水处理、公共交通得到长足发展。一是提高供水能力。目前巢湖市城市供水能力为8万吨/日,直径100毫米以上主供水管网长度为133.23公里,供水基本覆盖城市规划区范围。二是强化污水处理。巢湖市已建设日处理污水6万吨污水处理厂一座及60余公里污水管网,老城区污水收集率达到了85%%以上,污水处理率已达到设计能力的80%%以上。2007年7月1日,巢湖市政府颁布了《巢湖市城市污水排放管理办法》,要求排污户必须做到持证排污。三是优先发展公交系统。巢湖市公交有限公司拥有营运车辆206台,营运线路条16条,覆盖了市区规划范围。目前全市万人拥有公交车辆7标台,公交分担率达7.5%%,并为70周岁以上老人、现役军人办理免费乘车。
滨湖区开发进一步加快。为加快滨湖地区开发建设,先期启动了市体育中心、巢湖北岸景观长廊(部分地段)等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同时,采用招标确定实力较强的开发单位进行土地统一整理,后确定具体开发项目的方式,对滨湖两岸进行综合开发。
今天,巢湖市一幢幢标志性的高层建筑拔地而起,一批批现代优美的住宅小区渐次落成,演绎出巢湖独特的居住文化,开启了自然与生态、居住与文化的崭新视野,赋予了巢湖“天人合一”的居住理念新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