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市10多万农民工外出务工,实现了收入7.56亿元
人均年收入7000多元,对于许多农民来说是不敢奢望的事情。然而在岑溪市广大农村,却又有许多农民轻松地将
其变为现实。2004年,该市10多万农民工外出务工,实现了收入7.56亿元。
劳务输出增收快
岑溪市筋竹镇横垌村高朗组80多户人家,全部都建起了钢筋水泥结构楼房,村民们说,建房费用基本上是来自打工所得。据介绍,该组年轻人大部分在深圳、东莞等地务工。而在大业镇古味村高尚组共有92户407人,其中劳动力195人。去年该组有120人外出务工,劳务收入68万元,占该组收入七成多。
自己开店当老板
30岁的覃言光是筋竹镇昙市村人,中专毕业后到南宁市打工,练就了一身加工和修理机械的本领,车、铣、刨样样精通。日前,他到广东南海市开设了一家模具制造厂,年产值达1500万元。而该市马路镇人李石坚兄弟两人也靠打工打出了新天地,他们开的石记快餐店在深圳发展到了26家,旗下有200多名员工。10年间,岑溪市至少有8000多农民,从简单的程序的操作员“熬”成了技术工和管理人员,或者靠自己的资金和胆色开店办厂,当起了老板。
推动城镇化进程
多年的劳务输出,为岑溪市造就了不少经济能人,他们纷纷进驻城镇,购地建房,兴业经商。安平镇的高加明,回乡后创办了家私精品厂,其产品远销全国各地,每年缴利税50多万元;诚谏镇李志强去年回岑溪市开办针织厂,目前已拥有设备100套工人115人。近几年来,该市外出务工人员共在各城镇购买地皮800多处,建房投资近2亿元。
做好服务引导
搞好服务,力求务工人员的最大化,岑溪市同样做足准备。
首先简化手续,及时办证,每年春节刚过,该市劳动、公安、计生等部门的工作人员上街集中设点,为务工农民办理各种证件;其次建立劳务输出网络,该市与两广各地10多家单位建立了长期的劳务输出供求关系,由于服务措施到位,该市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长;此外,该市还不断挖掘就业潜力。广东‘些城市家政市场需求量非常大,且报酬高,该市妇联便引导和帮助女刁女们闯开这道门路。自1999年以来,已成功输出496名妇女从事家政工作。(黎锦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