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首府南宁市政府近日宣布,今年4月份开始全面启动的“扶残安居工程”将在3年内解决全市3000多户农村贫困残疾人无住房、住危房问题,部分农村贫困残疾人摆脱长期无房住、住危房的愿望很快就会实现。这是该市继“光明工程”之后,为残疾人办的又一件好事实事。
据介绍,拥有648万人口的南宁市,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扶贫开发,基本上解决了农村人口的温饱问题,残疾人的生产生活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仍然有3300多户残疾人居住状况惨淡,他们无能力修建房屋,长期无住房、住危房。因此,南宁市委、市政府决定将“扶残安居工程”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当作惠泽百姓、取信于民的重要工作来抓,并在全市范围内启动。决定从2005年起每年改造1000户,用3年时间全面完成全市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
有关负责人透露,南宁市“扶残安居工程”作为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所需经费采取政府补助与个人自筹、社会扶助和亲戚邻居互帮等相结合的办法解决。南宁市财政从今年起每年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农村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每户补助5000元,各县(区)财政也要安排配套资金,确保危改项目经费补助标准为各城区平均每户不低于7000元,各县平均每户不低于5500元。建房的基本要求是各县(区)根据当地民居特点,由建设部门设计美观大方、经济实用的房屋。改建和新建的房屋建筑材料以牢固、耐用为原则。一般为砖瓦结构,有条件的县(区)应提高建筑标准。危房改造建筑面积则根据家庭人口情况确定,1-2人户不低于25平方米,3人以上户控制在40-60平方米。
南宁市副市长唐济武说,“扶残安居工程”反映了我们党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关注民生,执政为民,体现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树立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崇高威信。它给残疾人带来实实在在利益的同时,更使他们深感党和政府的关怀和社会的温暖,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南宁市委、市政府一直重视残疾人工作。该市从2002年开始把为城乡经济困难的白内障患者实行复明手术费用补助的“光明工程”列入为民办实事,投入资金500万元,做复明手术5198例,使4023人重见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