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电(覃晓璇)街巷虽小,但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柳州,作为广西一个重要的工业城市,近年来在大力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一些道路坑洼、污水常流、路灯不明的小街小巷成了城市风景中最不和谐的色彩。为给广大市民创造一个洁、净、美的出行环境,柳州市政府将改造小街小巷列为今年为民办的45件实事之一。笔者日前从柳州市建委了解到,经过前期深入小街小巷实地踏勘路面、给排水设施和地下管线等现状,按照“路平、水畅、灯亮”的要求,柳州市中心城区九十条小街小巷改造已全面启动,这项关乎民生的小工程已被当做“大项目”来抓。
城市建设不忘小街小巷
柳州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对市中心城区的破、窄、脏的年久失修小街小巷进行集中改造,以改善老百姓的城居环境。今年的资金投入,按照1:1的市级和城区比例进行资金配套,计划投入资金达4000万元,是以往年度的40倍。
柳州市建委主任叶耀梅介绍了有关小街小巷改造的具体落实情况。他说,过去的几年,在柳州的城市建设发展史上极不寻常,总投资21亿元的内环路网、中心主骨架干道的全线贯通拉大了城市框架。今年在继续抓大工程的情况下,不忽略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小街小巷改造。“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就是要解决老百姓生活中的难题。小街小巷中存在的路不平,道不宽,灯不亮等与城市整体环境不协调、不相配的现象,给老百姓出行带来不便,对老百姓的生活居住环境影响较大”,叶耀梅说,“按照为民办实事的要求,今年我市九十条小街小巷改造已全面启动。改造的路段要同时进行排水和路灯的施工,同时还要考虑施工给群众带来生活不便,我们要真正把实事办好,群众的满意才算是真正的满意。”
政府用心 小街小巷换新装
屏山大道北二巷改造工程3月底动工后现在即将完工,住在这条巷子的38户居民看着这条新路七嘴八舌的地说:“我们总算不再怕内涝了,这新路,走起来真舒坦!”原来的北二巷,一下中雨就形成内涝,严重的时候积水还会倒灌进家门口。如今经过对整个小巷下水道的改造,解决了长期困扰老百姓的内涝问题。像这样已经开始动工改造的还有北雀路西一巷、斜阳路西城巷、丝绸区尾巷等十条小街巷。住在这附近的居民每天都在关注着工程的进展,看着它们一天天在改变。柳南区的百饭路和鱼峰区的光明路的改造,被列入今年小街小巷改造的重点,分别计划投资482万元和300万元,对路面、排水、路灯、绿化等设施进行改造。现在,百饭路和光明路改造的前期工作已经准备就绪,进入招投标阶段。城中区青云路在进行了马路市场的整顿后,也很快进入了道路改造的施工阶段。住在这些路段附近的居民,听到这个消息高兴不已,纷纷称赞政府是真正为民办实事、办好事。
小街小巷并不“小” 注重细节是关键
“细节决定一切”——这是柳州市建委在2005年春节后第一次办公大会上提出的工作口号。在小街小巷的改造中,“细节”问题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小街小巷的改造要特事特办,急事急办,所有改造项目必须实地详细勘查,特别是地下管线的铺设。”柳州建委负责改造工作的城建科科长文兵对记者说。今年的小街小巷改造工作由各城区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对各城区辖区范围内负责管护的小街小巷进行维修改造,包含包围在城市居民区中的“城中村”。原则上新建工程、城市规划道路、5年内计划进行改造的道路、城郊接合部村镇道路等不在今年的小街小巷改造范围之内。改造内容包括道路、排水及路灯工程,并结合“三项整治”工作,对小街小巷的违章建筑进行拆除,如果条件具备可实施绿化的,同步进行绿化改造。宗旨是让小街小巷美起来、靓起来,路平、洁净、人好走。
百姓的分量越来越重,政府的关注越来越多。与这九十条小街巷改造工作息息相关的市民每天都在关注着工程的进展,看着它们和自己的生活一天天在改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