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国今报报道,柳州市河北半岛历来是城市中心所在地,目前已是城市的商业文化金融中心。柳州市城市规划局于2月24日公示了新出台的《城中片区分区规划》和《柳州市城中片区城市设计》,对河北半岛未来的功能分区、风貌建设作出进一步规划,意在打造一个富有特色的城市中心区,营造更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空间,展示“壶城”之“壶”独特的魅力。
突出滨水环境
规划强调,河北半岛的建设要特别注重突出三面环水的特点,因此要对柳江以及潭中路包围的城中区老城区和柳北区南部约5平方公里进行整体设计,保护和塑造半岛城市风貌,控制城市容量,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空间质量,实现“显山露水”的目标,打造“文化半岛、活力半岛、魅力半岛”。
为达到上述目标,未来河北半岛的建设要围绕“两线一面”的塑造来展开。“两线”,一是塑造好环绕河北半岛的滨水线,重在改善“城市”与“水”的边界条件,满足人们亲水的愿望;二是塑造好河北半岛南部——五星步行街——柳侯公园——三中路口——北站地区的中央天际轮廓线。
规划要求,河北半岛的建筑群大致呈中间高、四周低的趋势,从河南看去城市中心形成自然的天际曲线,与环城的自然山体协调。沿上述中央天际轮廓对建筑进行严格控制,引导城市开发的重心,明确城市建设尤其是城市中心商务区的建设发展方向。
“一面”,是塑造好天际线与滨水线之间的城市景观展开面。抓住城市中社会生活关键空间点重点营造,对影响城市风貌的特色要素进行城市设计引导,如对重要地区的建筑形式和建筑色彩控制引导,对重要地区的夜景照明控制引导等。
营造城市意境
规划将河北半岛的城市意境描述为“三面环水,一壶居中,绿环花簇,重楼鳞次”。经过规划建设的河北半岛,不再是建筑拥挤、凌乱的闹市,而是通过道路、绿化的建设变得眉目清晰,井井有条。其生态网络可以用“七脉一核一链”来概括。
“七脉”,指连通河北半岛的壶西大桥、铁路桥、红光大桥、柳江大桥、文惠桥、文昌大桥、壶东大桥等7座跨江大桥。它们呈放射状与城市的西、南、东三面连接,可充分利用由大桥连通的疏朗空间,实现山景、水景的引入和融合。因此,今后要注重在“七脉”连接的道路两侧增加绿化带,拓宽现有绿化带宽度,在道路与滨水的节点处形成绿化节点。从河南的山顶俯瞰,河北半岛仿如一只美丽的花环。
“一核”,指以人民广场和柳侯公园为主的城市绿核。目前,人民广场已改造完毕,面积和绿化均有所扩大;柳侯公园的改造也完成了一部分,以后要把公园北侧(现柳州市公安局办公楼和宿舍区所在范围)和西侧(解放北路东侧部分地块)改为公园绿地,建设城市广场和休闲文化场所。
“一链”,指柳江绿色生态链,重点在整治现有驳岸,建设滨江休憩绿带、亲水平台和游览码头。这一目标,通过近年改造河堤已初具雏形,未来还要扩建东门广场,新建柳州风情港和观瀑平台等,让河北半岛滨江一带更富亲水魅力。
建设特色风貌区
规划描述了河北半岛未来重点建设的3个特色风貌区。
三中路商务金融中心,包括商务金融办公区和商务酒店区。商务金融办公区保留建设银行大楼现状,通过新建几栋80-100米的塔式高层建筑,组成该中心的核心建筑群。在文惠路北侧,安排商务酒店综合区;三中路口一带,设计一栋130米的标志性商务酒店,作为整个三中路一带的地标建筑。
北站商业次中心。将跃进路东侧地区规划为商务办公和商业综合体及高档公寓区,西侧为商务办公建筑群体。现有铁路以后规划为轻轨,轻轨以西为高档公寓区。在北站路两侧形成交通广场,结合商业综合体形成半圆形的商业广场。北站三角地公园成为整个地区的绿色核心,整个北站地区的城市生活围绕着广场和公园展开。商业综合体成为北站地区的地标性建筑,高度在80米以上,是城市南北主轴线上的重要标志。
城市历史风貌区。注重保护旧城的宜人尺度,保留青云社区的老城区肌理,改善内部居住环境,开辟消防通道。降低曙光路两侧老建筑的密度,对立面进行修复,对内部进行改造,保护传统街区历史风貌,保留骑楼及其它有柳州地方特色的建筑风格,延续人文生态。建筑造型和空间构成应反映柳州的地方文化和地理气候特征,建筑风格以通透、明快、轻巧为主。
经此规划,河北半岛适宜的人口规模为12-13万人,成为条理清晰,景观独特,既有现代化氛围又保持了一定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中心的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