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771-2260001  

母爱圣地 幸福乳山


2008/3/11 10:42:00   来源:中国建设报
【字体:  】【颜色: 绿 】 
  乳山市,因境内“大乳山”而得名,位于胶东半岛东南端,地处威海、青岛、烟台三市的中心地带,总面积1668平方公里,人口57.4万,海岸线185公里。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享有“寿比南山在海南、福如东海在乳山,冬去三亚、夏到银滩”之盛誉。  

  近年来,特别是自2001年启动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活动以来,乳山市紧紧围绕“生态型花园式滨海旅游城市”的定位,以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创造良好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坚持政府主导、社会联动、因地制宜、务求实效的原则,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建成了总量适宜、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城市绿地系统。2003年,进入省级园林城市。2008年,跻身“国家园林城市”行列,进一步擦亮了生态型花园式滨海旅游城市品牌。  

  园林城市成功创建经济环境互促互进  

  近年来,乳山市大力实施城市景观精品绿化、多层布局立体绿化、因地制宜集约绿化、城乡并进一体绿化。在“国家园林城市”创建过程中,乳山市牢固树立精品意识,规划超前、投入到位、创树品牌,极大地提高了城市绿化综合水平;坚持从优化机制入手,创新方法、建管并重,探索建立了绿化管护的长效机制;落实“少花钱、办大事”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拓展思路、科学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初具雏形;坚持城乡一体、协调推进,狠抓了荒山绿化、村庄绿化及镇村环境综合整治,有效提高了全市生态化水平,园林绿化各项指标都达到或超过了“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标准。  

  伴随“国家园林城市”的成功创建,乳山城市面貌、投资环境和生态质量得到很大改善,城市综合竞争能力不断提升,经济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2007年,乳山市综合实力在全省强县位次持续前移,成功跻身“山东省县域经济最具发展潜力十佳县市”行列,在2007年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中列第35位,连续6年荣获“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称号;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市”等荣誉称号;顺利通过了“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复查及“国家生态市”省级验收;大乳山休闲旅游度假区跻身国家AAA级景区,被评为“中国十佳休闲胜地”。  

  规划先行确定目标构筑和谐生态园林  

  近年来,乳山市始终秉承“规划先行,追求卓越”的理念,坚持大手笔建设,集中式投入,全力建设新型园林城市。聘请省城乡规划设计院高标准编制了《乳山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并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坚持把园林绿化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旧城改造结合起来,系统考虑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着力打造绿色乳山、和谐乳山、幸福乳山。  

  规划引路,乳山市不断加大资金投入。2001年以来,共投入绿化资金5亿元,新建和改造绿地500多万平方米,极大地提高了城市绿化综合水平。  

  一是推进植树造林,构建环城生态屏障。先后实施了岠嵎山、大乳山等荒山绿化,城市出入口等成片绿化工程。2007年狠抓了以埠乳线两侧2万亩荒山绿化、青威高速22公里绿色通道及两侧4000亩荒山为重点的绿化工程,栽植各类树木1200万株,绿化总量和质量均创历史新高。深入开展了义务植树活动,仅自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以来,义务植树活动即达45万人次,植树426万株。  

  二是依托道路造绿,构建城市绿地网络。坚持将道路绿化作为绿化建设的重点来抓,先后投资3亿余元,高标准实施了多项绿化精品工程。按照“一路一街一景”的原则,先后建成了5条绿化特色街、12片绿色林,形成了南北道路以常绿乔木、木本花卉为主、东西道路以落叶乔木为主、辅以常绿灌木的“五纵五横”的城市道路绿化大格局。2005年建成通车的银金大道,全长13公里,两侧绿化带宽30米,绿化面积78万平方米,成为乳山实施沿路造绿精品工程的代表。  

  三是以人为本均衡布绿,构建特色绿网结点。按照科学合理、均衡设置的绿化布局要求,建设和改造了河滨公园、中心景观长廊、人民广场、东方广场、爱晚苑等一批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功能合理的城市公园、广场和小游园,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其中,中心景观长廊以高大树木种植为主,配套展示休闲及游乐设施,占地面积4.95公顷,绿化面积3.18万平方米,水面面积810平方米,是精心打造的集景观、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城市园林景观。多项布局标志着公园绿地功能不断完善,和谐人文特色日益鲜明。  

  四是坚持“治”、“绿”同步,构建沿河绿带景观。先后对西里村河、夏南河、黄埠崖河、崔家河等河道进行了雨污分流改造,同时按照乔灌木相结合、常绿树与落叶树相结合的原则,不断改善沿河生态环境,营造绿化景观,丰富城市特色。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投资5000万元实施城南河雨污分流、炉上河清淤护坡并逐步对河道两侧进行绿化美化,力争将其改造为城区新的景观带,增强城市水韵和灵气。  

  齐抓共管增大合力  依法科学管护绿化  

  为保证绿化效果,乳山市重建绿更重护绿,千方百计加大合力,确保绿化效果,全面提升绿化档次。  

  一是强化督导,营造氛围。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绿化工作,特别是开展园林城市创建工作以来,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城工作领导小组,并多次召开专题调度会。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媒体宣传作用,开辟了园林绿化专栏,在全社会形成重视绿化的氛围,绿化美化家园已经成为市民的自觉行动。  

  二是建章立制,依法护绿。着眼于依法建设和管理绿化,先后出台了《乳山市规划管理办法》、《乳山市城市绿化管理办法》、《乳山市城市绿线管理办法》、《乳山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乳山市城市卫生、绿化、容貌管理门前“三包”实施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使城市绿化建设和管理有法可依。在电视台、市报上开设了讨论专栏,进一步提高了方方面面市民依法保护绿化、爱护绿化和参与绿化的自觉意识。  

  三是创新机制,科学管绿。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将部分绿化工程的栽植权、管护权、收益权公开招标,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和考核办法,由中标单位按要求进行栽植和管护,靠市场机制提升绿化栽植、管护水平。通过市场运作,先后实施了总投资2600万元的银金大道绿化、总投资1700万元的中心景观长廊等一批重点绿化工程,收到了良好效果。.  

  突出特色塑造精品  建设滨海旅游新城  

  近年来,乳山市坚持“工业立市、旅游兴市”两大战略,加快推进临港产业基地、新能源产业基地、现代农业特色基地、休闲度假基地和国际会展中心“四基地一中心”的建设,倾力打造集自然文化福地、休闲养生福地、投资创业福地、和谐人居福地于一体的幸福之城。  

  “生态型花园式滨海旅游城市”是乳山市的城市发展定位。乳山市根据定位不断强化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提高城市综合生态化水平,彰显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品牌城市形象。同时依托乳山“山、海、岛、滩、湾、泉”特色资源优势,精心打造了“母爱圣地、幸福乳山”的城市名片和“寿比南山在海南、福如东海在乳山,冬去三亚、夏到银滩”的旅游品牌。  

  虽然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成功,但进步永无止境,巩固成果,是更加艰巨的任务。下一步,乳山市将按照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以建设滨海旅游城市、生态文明城市、人居福地城市和产业服务城市为目标,加大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力度,重点实施好城南河、炉上河治理改造工程,打造城区人居、生态新亮点;建设东苑公园,改造河滨公园,抓好以荒山、城区和公路沿线为重点的绿化工程,全面提升城市绿化档次。乳山市将把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作为新的起点,找差距、查不足,继续向着更高目标迈进,矢志不渝地打造更加适宜的人居环境和更加优异的创业发展环境,让金岭银滩再放异彩!  

投稿】【打印】【关闭】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电话:2260123 2260127 举报电话:0771-2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