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县位于河南省南部,地处大别山腹地,鄂豫皖三省结合部,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首府所在地,也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落脚地。
新县辖15个乡镇1个管理区,总人口35.4万人。自然特点是“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千年银杏”、“百年桂花”、“天然油茶”享誉省内外,金兰山国家森林公园、香山湖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连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环绕县城,是“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
新县红色资源丰富,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是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新县县委、县政府大力发展红色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事业,2007年新县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名县”。
“青山、绿水、蓝天、红城”是新县的真实写照,奠定了她独具特色的山水园林城市的坚实基础。2004年以来,新县成功创建了“国家级卫生县城”、“全国绿化模范县”,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称号。特别是在园林县城创建活动中,新县县委、县政府瞄准创建国家园林县城目标,大力实施围城造林和城区园林绿化景观工程,逐年加大投入搞绿化、建绿地、造景观,城区绿地面积逐年增加,县城面貌日新月异,建设品位迅速提升,新县已成为大别山区的一颗绿色明珠。
创建园林县城,改善人居环境
80年代初,新县县城建成区面积不足2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不足1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仅为0.3平方米。一支香烟绕全城、一盏灯泡亮全城是对当时县城框架的概括,房屋破旧、街道狭窄、垃圾满天飞是当时县城居住环境的真实写照。“九五”之后,新县县委、县政府及时做出了“创建园林县城,改善人居环境”的重大决策,特别是2004年园林县城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县城园林绿化和生态保护掀起了高潮,新县的绿化总量、绿化品位和环境质量都有很大提高。截至目前,建成区面积14平方公里,绿地率达34.7%%,绿化覆盖率达41.1%%,人均公共绿地达11.3平方米。初步形成了“城在山中、水在城中、楼在绿中、人在画中”的人间佳境,达到了人行绿荫、车游花丛的美丽景观。步入新县,就如同走进了天然氧吧,山环水绕,鸟语花香,既有自然生态的心旷神怡之感,又不泛现代都市节奏的城市气息。
坚持科学规划,构筑园林精品
为确保园林县城创建活动的扎实开展,新县县委、县政府成立了以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县直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创建指挥部,制定印发了《新县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实施方案》,抽调专人,明确任务,强化责任措施,全力推进创建活动开展。新县立足“红”、“绿”资源优势,将发展特色定位在生态型山水园林城市上,科学编制了《新县县城绿地系统规划》、《新县生态保护规划》等专业性控制规划,并严格按规划实施和管理,坚持不懈地实施围城造林、沿街植树、依街布绿和庭院、公园绿化策略。结合山区实际,加大城市公共绿地建设。
1.广场建设工程。近年来,新县按照“以人为本、合理布局”的原则,充分运用自然山水,吸取先进规划设计理念,不贪大,只求精,先后建成了新县广场、英雄广场、和平公园、体育馆、清茶园、爱心园等20余处公园广场。投资8000多万元,对红色首府旧址、英雄广场、和平公园进行了改建扩建,山中建场,坡上修园,见缝插绿,绿中开道。保护历史文化,展现了老区人民艰苦卓绝的革命精神。2.沿河公园建设工程。2002年以来,新县县委、县政府共投资1.5亿元,对穿城而过的黄河城区段进行了综合整治,建成了四道拦水坝,并规划实施两道橡胶坝,加宽改造了解放桥,兴建了独具特色的虹桥,沿河两岸垒砌石岸15000多米,铺设草坪砖3万平方米,除保护好现有天然林外,又沿河配植垂柳、枫杨、香樟、女贞、国槐、合欢等,河堤绿化天然人工浑为一体。滨河公园、龙泉公园依河而建,投入1000多万元对沿河公园、建筑及景观绿化工程进行了亮化。目前,潢河两岸垂柳依依,绿草如茵,流光溢彩,形成了靓丽的十里潢河景观带。
实施全民建绿建设美丽家园
近年来,新县紧紧抓住城市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动员社会各界建设公共绿地和街心游园,在城市主要路口、入城口、山顶、桥头依势建绿、建园,建设完成了清茶园、康宁园、心弦公园、爱心园、白毛尖山顶公园、北园等公园与小游园,建设完成了县高中门口绿地、政府办公楼绿地、电信局办公楼绿地、金九嘉园路边绿地、汽车站站前绿地、体育场绿地、工业园入口绿地、虹桥桥头绿地等近30余处公共绿地和小游园,共种植各类乔木160余种3万余株,各类灌木28万余株,形成了以植物造景为主,乔、灌、花、草有机结合,植物物种错落有致的绿化格局。先后投资1.5亿多元新建、扩建道路绿化带12万平方米,种植草坪8万平方米。先后对潢河路、解放路、朝阳路、将军路、香山西路的道路和绿化进行配套和完善,形成了隔离带缤纷多彩,行道树整齐划一的6条景观路。
新县努力实施全民建绿、变山城为绿城。按照创建方案大力宣传绿化的重要意义,每年都动员全民参与绿化。一是明确任务指标,抓好“园林式单位”、“庭院绿化达标单位”、“绿化达标小区”的创建工作;二是加强小区绿化建设;三是积极开展拆墙透绿和立体绿化工程。新县认真开展义务植树活动,狠抓大环境绿化。在过境公路两侧建设了生态防护林,在城市功能分区交界处建设了绿化隔离带。在城区建成了白毛尖、花果山、英雄山、北园等6处植物景观园;在县城周边建成了金兰山国家级森林公园、香山湖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卧佛山庄花卉园、江淮岭生态园等生态园区,建立了完好的植被体系,较好地发挥了防风固沙、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等生态效能。
通过近几年坚持不懈的创建,新县人民在绿中建城,在城中造绿,一座生态型山水园林县城已初步建成,优美的居住环境,不仅给广大市民提供了理想的休闲娱乐场所,同时也增加了新县的魅力。事实证明,新县独特的红绿资源,典型的豫南山水园林景观,一定会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共新县县委书记 詹玉锋 新县人民政府县长 杨明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