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771-2260001  

广东省潮州市荣膺“国家园林城市”称号


2008/3/20 15:46:02   来源:中国建设报
【字体:  】【颜色: 绿 】 
  2003年以来,潮州市围绕山、水做绿文章,把“创园”工作与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紧紧结合起来,通过政府主导、科学规划、全民发动,大力修复历史文化古迹,大力推进园林绿化景观建设,努力把潮州建设成为“山、水、文、绿、城”园林城市。该市园林绿化工作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有效地改善了人居环境,有力地提升了城市品位,较好地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2008年1月,该市被建设部授予“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称号。  

  建立完善工作机制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潮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创园工作,先后多次召开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动员大会,对创园工作进行动员部署。该市下发《潮州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实施意见》,成立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领导小组,由骆文智书记、汤锡坤市长分别担任领导小组名誉组长和组长,并多次对有关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分管创园工作的曾澄楠副市长亲力亲为,亲自带队到珠海、中山、惠州和江门等地学习创园先进经验,使创园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市人大和市政协多次听取汇报,对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市创园办积极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在各单位抽调精干人员,认真做好日常工作,使创园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与此同时,该市还邀请国内有关专家前来潮州市指导工作,有效地推动了全市园林绿化建设。  

  逐年分解落实任务  有序推进创园工作  

  潮州市创园办根据创园工作目标,将汕汾高速公路延长线、潮州大道、滨江长廊、人民广场、文化公园、厦寺公园、垃圾卫生填埋场、污水处理厂等创园硬件设施建设,逐一分解落实到各级、各有关部门,并由市政府与各责任单位签订责任书,分年分期逐步实施。各级、各有关部门将创园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层层建立创园工作目标责任制,按照相互配合、密切协调的工作要求,组建了工作网络,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人、措施到位、真抓实干。特别是去年以来,市创园办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推进以西湖公园绿化、道路绿化、裸露山体复绿为重点的绿化工程建设。市创园办加强对创园迎检重点单位西湖公园的改造,依托自然山体,以增绿、扩绿为重点,推进实现植物的多样性,修复保护“葫芦山摩崖石刻”、“西湖渔筏”等历史景观,使园林绿化建设在古迹传说中更加绚丽多姿,成为潮州市山水做绿的典范。市创园办多次组织执法队伍对桥东街道范围内违法开采瓷土行为进行查处,使破坏山体行为和影响生态环境、城市景观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同时,责成并落实山体破坏单位做好补植复绿,收到了较好效果。  

  加强绿化管养工作  提高园林绿化水平  

  潮州市千方百计攻重点、化难点、解热点,以最少的用地用水、最少的建设资金,选择对周围生态环境最少干扰的绿化模式,即以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为重点,以道路景观绿化为突破口,大力实施城市建绿、增绿工程,为城市环境提供高效能的生态保障系统。特别是去年以来,该市加大对市区道路、公园的补绿、造绿和美化,已种植各种树木1.8万株、植被3.5万平方米,市区绿量大幅提升。目前,建成区共有18个公园、3处街旁绿地、33个小游园。建成区绿地面积达1512.99公顷。其中公共绿地面积391.88公顷,绿化覆盖面积1692.21公顷,绿地率为36.3%,绿化覆盖率为40.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2平方米。城市公园、广场、文化古迹、景区建设充分体现“绿化为本、文化为魂”的理念,突出植物造景,注重增绿美化。  

  在公共绿地建设上,除新建了10处公园和绿地,扩大建成区公共绿地面积外,该市还积极改建、扩建原有一批公园绿地,突出植物景观,打造精品园林。他们建设了厦寺公园、桥南公园,使之成为全市最大的街头绿地。对市政府原办公场所进行改造,建成还绿于民的重点工程——占地约2.09公顷的文化公园。不断提升西湖公园、慧如公园等公园的内涵,使之更体现潮州园林绿化特色。  

  在道路绿化建设上,潮州市通过绿化改造、增大绿量,提升道路绿化水平。目前,建成区道路绿化普及率达98%、达标率为84%。道路总用地面积达362.24公顷,道路绿地总面积达94.58公顷,平均绿地率为26.11%。道路绿化与城市公共绿地相互映衬、有机结合,形成园林景观路。  

  在单位和居住区绿化建设上,单位和居住区绿化从“见缝插绿”发展到目前的规划先行、求新求美,在优化布局形式、提高园林艺术档次上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市区有51个单位被评为“潮州市园林绿化先进单位”,占单位总数的80.95%。粤海花园、腾瑞万绿花园等被评为广东省“绿色住区”。市区创建了43个“潮州市园林式小区”,占建成居住区的74.14%。  

  在垂直绿化建设上,该市积极实施拆墙透绿改造、内外绿化、立体绿化,有效地改善了城市环境。全市立体绿化面积共12.2公顷,市区主干道沿街单位围墙为通透式的234个,占总数的90.7%。  

  在苗圃基地建设上,该市规划建设了金石万亩花卉苗木生产基地,配套建设了城区苗木种植基地。目前,建成区生产绿地面积达97.36公顷,占建成区面积的2.34%。  

  经过多年努力,潮州市基本形成以西湖为天然绿心,以韩江自然景观绿化长廊、引韩干渠藤瓜绿化带为链,以潮州大道和潮枫路为轴,以金山、西湖山、笔架山、红山和各公园为区块,以环城山体、原野、水库景区为环,点线面结合、绿量充分、植物多样的城市绿地体系。  

  与名城保护相结合  突出潮州创园特色  

  潮州历史悠久,文物古迹和古树名木众多(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现有古树名木145株,其中国家一级8株、二级11株)。在园林绿化建设中,潮州市突出文化因素,充分体现悠久历史文化、独特自然景观。通过文物古迹修复与园林绿化配套建设,园林绿化建设更富有文化魅力,文物古迹充满了绿化活力,受到了国家园林专家的称赞。如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韩文公祠、开元寺,以及历史文化街区义井巷、牌坊街等,按照“修旧如旧”原则进行修缮,并加强文物古迹周边的环境整治和绿化建设。潮州市通过综合整治韩江潮州河段两岸环境,修复了广济桥、广济城门楼和古城墙,通过实施环境美化、绿化,建成了市区重要滨江绿地景观,使古桥、古城墙映衬在一片绿化园林中,更烘托出古色古香。该市通过扩建饶宗颐学术馆,将潮州文化和潮州庭园建设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使其成为潮式庭园的经典之作。  

  整理完善创园资料体  现绿化建设成果  

  潮州市根据建设部创园标准的要求,不断加强创园台账资料的整理编制,通过对申报资料进行反复的文字校对、内容修改,力求观点鲜明、重点突出、内容全面,既充分反映潮州市园林绿化建设成果,确保数据资料的完整性,又突出全市特色,使潮州市创园经验做法有推广借鉴价值。申报资料主要包括对照国家园林城市标准逐项说明材料和技术报告、潮州市市区绿地绿线控制管理图则、《潮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3~2015)》资料汇编、城市概况、基础设施、环境状况、城市绿化机构设置与行业管理情况说明等,共7册43万字;以及DVD技术报告《名城绿韵》、多媒体汇报材料、《名城绿韵》画册图片等专题片和图文画册3套。  

  以规划制度为引导  不断完善城市功能  

  潮州市认真开展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相关课题的研究,按照充分利用自然山水、传承历史文脉、展示现代文明的要求,精心组织《潮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3~2015年)》的编制工作,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提供科学依据。该市调整修编了《潮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15)》,突出山水文化园林城市的特征;编制了《潮州市生态建设规划》、《潮州市户外广告设置规划》、《潮州市韩江市区河段两岸控制性详细规划》等一批专项规划;制定修改了《潮州市闲置土地临时绿化建设管理暂行办法》、《潮州市园林绿化管养规范》、《潮州市城市绿化管理办法》、《潮州市城市绿线管理办法》等一批园林绿化规范性文件,为依法推进园林绿化建设提供了法制保证。  

  与此同时,该市按照“保护古城、建设新城、优化环境、改善生态”的原则,进一步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用事业建设步伐,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建设了人民广场、污水处理厂、垃圾卫生填埋场、金山大桥,扩建了桥东水厂,拓宽改造和渠化改造了潮州大道南段、潮枫路、汕汾高速延长线等。目前,市城区现有道路共166条,道路总里程146.26公里,人均拥有道路面积9.43平方米。景观照明达到科学合理配置,城市道路照明装置率为100%,亮灯率达99.34%。城市用水普及率和水质综合合格率均达到100%。城市道路机械清扫率达25.01%。每万人拥有公厕4.55座。此外,该市认真搞好环境综合整治,全市空气、水和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在较好水平。2006年城市大气污染指数小于100的天数达338天。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第一污水处理厂一二期工程、医疗废物集中处理场的建成和投入使用,有力地保证了全市环境安全。开展城市管理专项整治,遏制“六乱”行为。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加强户外广告和建筑立面管理,使建筑和谐、容貌美观。  

  创建人居环境范例奖  为创园工作增色添彩  

  潮州市围绕建设最适宜创业发展和居住生活的现代化山水文化园林城市的目标,积极开展韩江潮州河段环境整治与滨江景观规划建设,引导韩江潮州段两岸的持续发展。通过水环境整治,全面治理水污染,改善韩江潮州河段的水生态环境,使韩江潮州市区段再现了湖光山色的秀美风貌,天堑出平湖。目前,韩江潮州河段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二类标准,其中有19项指标达到一类水质标准。潮州市在国家城市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中名列全省第5名,也连续7年在广东省环境保护责任考核中获优秀等次。韩江潮州河段环境整治与滨江景观建设工程,被建设部授予“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潮州市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抓手,其真正的目的在于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和创业环境,不断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城市竞争力和凝聚力。潮州市将以荣获“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作为新的动力,进一步提升城市绿化管养和城市建设水平,积极发展生态文明,向着“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中国人居环境奖”的目标迈进。  
  

投稿】【打印】【关闭】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电话:2260123 2260127 举报电话:0771-2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