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771-2260001  

改善生态环境 建设绿色且末


2008/3/20 15:49:43   来源:中国建设报
【字体:  】【颜色: 绿 】 
  且末县位于塔里木盆地东南缘,南倚昆仑山与西藏自治区接壤,北望塔克拉玛干沙漠与沙雅县相连,属大陆荒漠性气候,周边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全县6万人,由维、汉、回等13个民族组成。其中,维吾尔族人口占76.95%,城镇人口近2万。全县总面积14.025万平方公里,是全国面积第二大县,辖1个镇、11个乡、2个国营牧场、2个农业综合开发区,县境内驻有农二师且末工程支队。  

  近年来,且末县委、县人民政府以开展创建国家园林县城活动为契机,坚持“小环境、大生态,小县城、大园林”的建设发展思路,大力开展生态建设和城镇园林绿化建设,改善城区的人居环境,努力建设“文化旅游型、生态园林式”的绿色城市、生态城市、文明城市。通过且末几代人的努力,生态建设、园林城镇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该县连续四届获自治区城市“天山杯”竞赛活动优秀县城称号,2002年获“自治区园林县城”称号,2005年被评为国家防风治沙综合示范县,2006年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08年1月获“国家园林县城”称号。  

  确立园林城市目标完善城市规划建设  

  结合全县绿化工作实际,且末县确立了创建国家园林县城的指导思想是:以西部大开发和再造西部秀美山川的战略为契机,以石油、水土、矿产、旅游四大资源开发为动力,以绿化、美化建设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园林绿化水平,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按照城市规划必须有超前性、科学性和较强可操作性的原则,且末县完成了《2000年~2015年且末县城总体规划》、《且末县绿地系统规划》以及城镇道路、小区、公园、却格里买亚自然沟等详细规划。  

  几年来,且末县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狠抓落实,生态环境、生活环境、卫生环境等得到了切实改善,绿化管理机制日趋完善,县城园林绿化工作正逐步走上科学化、制度化的轨道。截至目前,全县城区绿地面积达116.9万平方米,绿地率为40.5%,绿化覆盖率为43.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1.4平方米。园林城镇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大发展,改善和优化了且末的小气候,极大地改善了全县人民的生存生活环境。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城市绿地系统  

  且末县以县城外围的防护林建设为依托,以道路绿化为脉络,以苗圃、花房等生产绿地为基础,重点抓好公共绿地建设,以点带面,促进绿化建设,实现乔、灌、花、草合理搭配,形成总量适宜、分布合理、物种多样、景观优美的城市绿地系统。  

  (一)庭院绿化和居住区绿化上台阶  

  近年来,且末县开展争创“花园式”单位和绿化合格单位的活动,庭院绿化资金投入逐年增加,狠抓庭院绿化管理,促进了庭院绿化的大发展和整体水平的提高。  

  在居住环境建设方面,且末县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理念,以“美化人居环境”为宗旨,不断加大住房建设力度,居住环境得以改善。该县先后完成了占地面积为40.8公顷的4个安居住宅小区建设,建设工作中体现“绿、衬、全、配”4个特点,重点突出“绿”字。  

  (二)道路绿化体系形成整体绿化水平不断提高  

  且末县全面开展城镇道路改扩建和街道绿化工程,选择速生与慢生、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搭配,使街道绿树成荫,绿化连片。该县先后完成了丝绸路、埃塔路、文化路3条道路的绿化。道路绿化面积平均占道路总面积的36.9%,绿化普及率达97%以上。  

  (三)坚持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并举加大公共绿地建设力度  

  1997年,且末县投入110多万元建成了一座占地1.5公顷的中心游园;2000年,投资1740万元建成了占地4.09公顷的昆仑广场;2006年,投入近300万元建设了园丁公园。在绿化建设方面,该县将广场的灯光、小品建筑、音乐喷泉和绿化有机地结合起来,突出绿化造型效果,广场绿地率达到60.3%。近年来,该县共投入资金350万元对双桥绿地、埃塔北路东侧绿地、民族风情公园等公共绿地进行了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城乡绿化发展(一)且末县城外围的防护林建设初具规模  

  多年来,且末县认真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抓住国家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和全国防沙治沙示范工程的机遇,以车尔臣河东、河西防风治沙工程,干果经济林工程,生态公益林管护工程,车尔臣河中下游湿地保护开发工程,中昆仑自然保护区建设、退牧还草工程,车尔臣河灌区改造工程建设,大力打造塔东南10万亩优质红枣基地为载体,优化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经过几年的努力,在车尔臣河东建成7500亩的沙漠生态防护林,还在南、西、北三个方向,建设了农业生态园。  

  (二)大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  

  且末县认真组织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不断扩大绿洲面积,形成了生态与经济双优模式。2002年~2006年底,全县人工林总面积达21.43万亩,其中农田防护林面积为4.77万亩,防风固沙林为8.29万亩,全县林网化程度已达到96%,农区8乡的绿洲生态得到明显改善。截至2007年,全县累计参加义务植树人数达17.97万人次,完成义务植树面积22405亩、440.91万株。同时,且末县加大了对城区外围天然胡杨林、湿地和绿地的保护,形成了大绿网、大园林的格局。目前,且末县天然胡杨林保护面积达148.7万亩,湿地为14万亩,中昆仑野生动物保护区达3.2万平方公里,有力地促进了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突出人文环境建设营造优美人居环境  

  且末是古西域三十六国之一,是著名的玉石之路发祥地和丝绸之路的重镇,素有“玉王故乡”的美称。且末县把保护和发掘历史文化遗产、开发特种旅游资源与传承现代文明、丰富城市文化内涵相结合,激发全县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社会主义的热情。托乎拉克庄园、扎滚鲁克古墓是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县文管所派驻专人进行管护,并因地制宜圈定出保护范围。目前,各文物点保存完好。  

  且末县建设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拼搏、特别能奉献”的且末精神,使且末县的城乡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该县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近年来,共新建、扩建、改建城市道路20公里,“三纵三横”的现代化城市建设骨架已经形成;日供水量达7000立方米,水质四项常规指标合格率达100%;完成了22公里排水管网的铺设,污水处理率达70%;建成了供热能力76兆瓦的热源,集中供热面积达37万平方米,液化气普及率达95.6%;实施了城市亮化工程,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2%。办公条件和人居环境不断改善。该县先后投资近3亿元,完成了4个小区建设,人均住宅面积提高到25平方米。2007年,且末县投资1540万元,新建4号小区6栋经济适用房;投资693万元,建设建筑规模达6300平方米的廉租住房项目。住房工程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居民的居住条件,改变了城市面貌,促进了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稳步提高。近年来,且末县加大了商业投资规模,先后投资6900万元,建成了集玉石商贸城、昆玉步行街、大巴扎、金玉农资市场、红枣大厦等综合性为一体的覆盖城乡、设施先进、种类齐全、功能完善的现代化市场体系,预计将为失业人员、下岗职工提供2000多个就业岗位。城乡抗震安居工程及城镇廉租住房建设稳步推进。自2004年实施抗震安居工程以来,全县新建抗震安居住房近5000余户,2万余人入住抗震安居房,农牧民住房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创建园林县城是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现代化文明城市的重要途径。且末县将继续以群众满意为目标,以荣获“国家园林县城”称号为起点,为最终把且末建成塔里木东南明珠打下坚实的基础。  
  

投稿】【打印】【关闭】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电话:2260123 2260127 举报电话:0771-2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