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市广纳民意,让老百姓点出他们烦心、关心的身边、路边、楼边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党委、政府通过资金支持、政策扶持和人员帮扶等办法,从细节入手解决了一批长期困扰老百姓生活的“烦心事”。
为全面了解民之所困,民之所急,该市广开言路,多渠道收集群众意见。一方面,利用市长热线充分了解民情民意,同时主动邀请群众代表参加政府常务会议,凡涉及国计民生的议题都请群众代表提意见;另一方面,各级领导干部主动到百姓中家访,听民声,解民意,市委常委更是带头到农间田头、社区街道访寒问贫。通过百姓点题,该市决定倾力解决地质灾害的威胁、中小学危房、坑坑洼洼的小街小巷、工厂烟尘污染、特困职工再就业以及乡村公路差等6个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烦心事。
由于历史原因,该市市区许多民宅建在山坡上,一到雨季很容易出现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5.3万多居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群众反映强烈。为此,该市各方筹措资金4.5亿元,通过迁移、加固山坡、建安置房等手段,努力从根本上解决地质灾害对民生的威胁。目前,地质灾害高危房屋已拆除完毕,同时投入1.1亿元建设了三个拆迁安置小区,为地质灾害高危房屋拆迁户提供廉价安置房。市领导在到群众家中家访时了解到,旧城区的小街小巷许多设施年久失修,下水道堵塞,道路坑坑洼洼,沙井盖不全,群众对此反应强烈。市委书记任燮康想方设法筹集100万元,专门用于小街小巷的整治,如今,住在小街小巷的群众舒心多了。
该市还把市委常委会开到农家大院,与农民面对面交谈,了解到农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农村水利为主的基础设施问题。为此,该市在去年投入9000多万元的基础上,今年计划投入1.5亿元,用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这些项目包括农田灌溉水渠修整、乡村道路建设、电力建设、人饮工程、沼气池建设等。对于群众反映强烈的农村中小学校校舍危房多的情况,该市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把中小学危房改造作为三百项目大会战的内容之一加以实施,目前,第一期投入5365万元,改造10万平方米的危房;第二期7.6万平方米改造面积已完成过半。
该市还启动“一帮一”帮扶联系制度,对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4050”人员、夫妻双下岗的困难家庭实施就业援助,依靠社会力量开发一批公益性岗位,帮助下岗人员再就业,目前共有2249名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政府还出钱为这些职工购买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苏建生 廖毅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