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771-2260001  

容县工业突围展翅飞


2005/6/7 7:50:11   来源:新华网广西频道
【字体:  】【颜色: 绿 】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纪实

 

    走进侨乡容县,只见两年前还一片荒凉的容城南郊,已经是现代化厂房林立的自治区级工业区,各种规格的高中密度板、皮卡纸、针织品、药品等产品正通过检测包装,源源不断地运往国内外市场。容县侨乡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负责人说:“这一可喜现象的出现,是容县调整发展思路,重点突破工业的结果。”

 

    近年来,容县县委、政府冲破传统农业思维定势的束缚,按照“重点突破工业,调整优化农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工作思路,坚持以工业思维谋划县域经济发展,通过优先发展工业带动农业和服务业,靠工业托起了田野新希望。2004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4.88亿元,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20936万元,固定资产投资11.02亿元,农民人均收入2192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1%15.7%66.5%15.7%。今年1—520日,全县财政收入6780万元,又比去年同期增长11.92%。容县正在集聚力量,像一只已抖开巨翼的大鹏,蓄势欲飞。

 

    全民招商引资 确立工业立县思路

 

    一直以来,容县工业基础薄弱,全县经济总量不足。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必须全民动员大招商、招大商。该县以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玉博会”为契机,四家班子领导亲自带队,多次到广东深圳、中山、东莞以及浙江温州等地招商。把招商指标任务尤其是工业项目量化分解,按季度考核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同时创新中介招商、以侨引商、以商引商等形式,吸引了大批县外客商到容县投资洽谈办工业。

 

    没有良好的投资软环境,提高项目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就无从谈起。该县完善出台了《关于投资办企业的优惠办法》,修订完善了《容县投资指南》;设立了行政审批办证大厅,进一步清理和规范收费事项和行政检查行为;建立起一个项目落实“一个领导,一支队伍,一个档案”的服务机制,切实抓好在建项目跟踪服务工作。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实行四家班子领导分工联系负责制,及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据统计,近年来,全县新上规模以上项目369个,计划总投资22.89亿元,创造就业岗位4.5万多个。其中2004年全县新上项目142个,计划总投资14.7亿元。

 

    该县认识到,要发展工业,搭建发展平台至关重要。因此,加快自治区级容县侨乡经济开发区的建设提上议事日程。目前正在建设200亩标准厂房小区,计划总投资6000万元,建设标准化现代厂房10万平方米,用于办厂或出租经营。到今年4月底,共有入园企业45家,累计总投资10.05亿元。

 

    企业的发展需要品牌,地方工业发展也需要自己的“品牌”行业。该县在招商时十分注重选择投资项目,着力培育支柱行业和规模企业。大力支持食品、机械、建材、饲料、造纸等传统行业的发展,增强竞争优势,巩固支柱地位。同时,还逐步形成了日用陶瓷、烟花爆竹、针织制衣、林化、制药、编织等六大新兴产业,进一步增强了工业发展后劲。

 

    发挥侨乡优势侨牌民营牌”一起打

 

    容县是广西最大的侨乡,有海外华侨华裔和港澳台同胞70多万人。该县充分发挥旅居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比较多的优势,积极开展联谊活动,大打“侨牌”,为对接东盟铺平道路,拓宽了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

 

    随着“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启动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构建,该县更为重视对侨资源的挖掘,大力发展侨资侨属企业。20044月,该县在广西率先成立了侨商会,吸纳华侨投资和利用华侨关系吸纳外资,为侨属企业提供服务。200411月,该县成功举办了沙田柚节,1500多名海内外政界、商界的宾朋客商参加节会,签约项目20个,签约金额11.34亿元,成为中小企业商机博览(中国·玉林)一大亮点。目前,全县具有一定规模的侨资侨属企业已发展到48家,员工1.6万多人。据了解,广西的“十大侨属企业”,容县就占了4家。

 

    没有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就无从说起。

 

    近年来,该县大力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决定》,落实“扶优、扶强、扶新”三扶政策,鼓励扶持一批有市场、有效益、有基础的私营企业上规模、上档次,鼓励它们扩大经营。同时,积极鼓励和引导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制改组,拓宽个体私营经济发展领域。

 

    一系列措施激活了民间资金。该县掀起了民资上项目、办企业的新热潮。2004年,温州老板张正兴参与该县国有企业改制,整体收购了容县微型拖拉机厂,注册成立广西玉林瑞众机械有限公司,目前首期资金600万元已到位,招工200多人,于今年4月恢复生产。2004年,全县新发展个体工商户4760户,注册资金4628万元;新增私营企业247家,注册资金13909万元。

 

    培育效益农业 工业理念发展农业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还必需解决好“三农”问题,容县充分发挥区域优势,用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通过抓龙头、建基地、带农户,加快形成培育一个龙头企业、牵动一个特色产业,促进一片基地发展、带动一批农户致富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

 

    目前,该县已有农业企业536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个、省级龙头企业2个、市级龙头企业2个、销售1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42家。通过实施品牌战略,创建了一批有较大发展潜力和活力的农业品牌。目前,全县申报涉农注册商标456个,通过注册231个,其中中国驰名商标1个(南方牌黑芝麻糊),著名商标13个。此外,获得原产地产品专用标志1个(容县沙田柚)。2004年,容县品牌农业产值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61.6%,品牌农业已成为该县农村经济的主要亮点。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开始起步并显活力。经过几年发展,到目前为止容县有农产品行业协会为32个。目前,全县已有近4万农户加入了农业企业、专业协会等产业化组织,占全县农户总数的四分之一,达到了农民增收的效果。其中如黎村家禽业协会,会员有电孵机138多台,年产鸡苗3800万羽,商品肉鸡800万羽,扶持全镇的养鸡户发展养鸡和满足于本镇饲养之后销往外地,又把养出的肉鸡收购外销,直接带动了专业养殖户的产生,带动了一个行业,形成产业链,。石头镇八角协会带动了全镇八角种植,全镇种下八角8万多亩,转入盛产期的就有1.2万多亩,年八角成交量600万公斤,直接地为农民增收作出了贡献。 (杨志光 秦崇广)


投稿】【打印】【关闭】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电话:2260123 2260127 举报电话:0771-2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