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771-2260001  

河北邯郸完善城市功能打造宜居城市散记


2008/4/16 23:00:31   来源:中国建设报
【字体:  】【颜色: 绿 】 
  在邯郸市图书馆西侧,园林职工现在正忙着平整土地、栽树种草。不久之后,一个占地3600余平方米的精品游园将在此落成。用邯郸市委书记崔江水的话说,城市建设要把关注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解决广大居民衣食住行等最基本的生活问题入手。基于这一理念,邯郸市今后3年将实施一系列增加百姓福祉的民生城建工程,以此推动城市面貌“三年大变样”。  

  提高服务保障水平  

  围绕让市民吃上放心水、用上安全气、坐上方便车、过上温暖冬、享受碧水蓝天的优美环境,邯郸市着眼于提高城市保障能力,加快供热、供水、供气、污水处理等系列惠民工程建设。  

  政府投资近百亿元着力解决热源不足问题,推进邯郸热电厂、马头电厂配改扩容和城市热网配套建设,3年计划新增供热能力3000万平方米,使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达85%以上。  

  加快供水设施更新改造步伐,新建供水管网52公里;完成马头水厂主体工程以及部分配套设施建设;形成南线岳城、西线峰峰和应急供水“两源四线”的供水保障体系。  

  做好供气保障工作。铺设天然气管网10公里,煤气管网5公里;新建完成10万立方米储气柜,使主城区煤气储气能力由18万立方米提高到25万立方米,提高天然气覆盖率,满足市民生产生活需要。  

  强力推进污水处理厂和截污工程建设。今年投资11.8亿元用于市、县污水处理厂建设,主城区东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上半年投入试运行,峰峰、涉县、磁县、武安污水处理厂确保3月底正式运行。推进滏阳河截污工程,今年上半年全部完成截污任务;完成沁河、支漳河、渚河、输元河沿线排污口污水截排及管线清淤和截留井施工等项工程,实现退污还清,逐步改善“五河”生态环境。  

  优化百姓居住环境  

  实施“三改工程”建设。今后3年将投资300多亿元用于旧城、城中村和旧住宅小区改造。其中,今年旧城改造将重点加快“五区”、“两带”、“一线”改造步伐。城中村改造在继续推动11个城中村项目建设的基础上,力争用3年时间对其它具备条件的城中村分期分批实施改造。同时,对主城区236个需整改的旧小区以及旧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  

  按照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三年行动计划,规范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管理。今年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30万平方米,购建廉租住房3万平方米,将住房保障范围由住房困难的低保家庭,逐步扩大到住房困难的低收入家庭,实现应保尽保。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邯郸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变,但与百姓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还有较大距离。今年,邯郸市陆续启动了一系列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推进城市路网工程建设。按照区域交通枢纽规划,拓展中轴线,连接卫星城,构建方便、快捷、高效的城区路网格局:投资60多亿元建设高速外环路,并对634条小街巷全部实施改造,从根本上解决“断头路”、“瓶颈路”,改善市民出行条件。  

  抓实绿网工程建设。所有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要和绿化同步设计、建设和验收。今后3年,将新建50个小游园、小广场,基本形成“人在园中、楼在绿中、城在林中”、“三季有花、四季常青、300米见园、500米见场”的生态环境。  

  扎实推进生态水网工程建设。加大对滏阳河、沁河、渚河、支漳河、输元河的整治力度,建设两岸景观带,把岳城水库水引入主城区;在主城区四个方向分别建设东湖、南湖、西湖、北湖,到2010年,使主城区形成30平方公里的生态水面,营造“五河环绕、四湖叠映、碧水萦回”的秀美水景,将邯郸打造成充满灵性和生机的江北水城。艾文  
  

投稿】【打印】【关闭】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电话:2260123 2260127 举报电话:0771-2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