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771-2260001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优化城市居住环境侧记


2008/4/16 23:12:49   来源:中国建设报
【字体:  】【颜色: 绿 】 
  2006年3月,浙江省台州市被列入全国第二批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城区,路桥区则成为了台州市一期工程首个试点。如今,“数字城管”已经成为路桥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为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科技应用——实现精细管理  

  前不久,家住路桥建筑装饰城附近的李大爷发现,装饰城北侧有一个井盖发生沉降,溢出的自来水影响了道路通行,于是拔通了“数字城管82983333”的特服电话。“数字城管”采集员陆伟萍接到电话后马上找到了事故发生地的精确信息:该井盖位于中国建筑装饰城北157号前,编号xx5027。维修人员接到指示后立即前往维修。  

  两天后,“数字城管”指挥中心出现了该事故的巡查信息表,其中还附带了井盖修复前后的两张对比照片。笔者看到,修复后的井盖的照片由于周围水泥未干,还插上树枝用来提醒过往行人。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说,以前或许要花上十天、半个月才能完成维修,现在只要一两天就能办妥。  

  “数字城管”实现了城市的精致管理。目前,路桥区“数字城管”已经覆盖了路桥城区包括路桥街道、路北街道、路南街道在内的12平方公里,共划分了万米单元网格513个,共普查建库7大类、88小类,总数近12万个城市部件。有人曾形象地比喻:有了“数字城管”,城市中的路灯、井盖等设施就像人一样,都有了各自的“身份证”,出问题后一找一个准。科技助力——探索创新管理2007年4月20日,经过一年多的积极筹备、周密规划和扎实工作,路桥区“数字城管”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行。当初,在路桥“数字城管”建设伊始,路桥区委副书记、区长郑米良就要求,要不断摸索创新,高起点、高标准地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  

  作为全国第二批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城区之一,路桥“数字城管”的运行模式有着独到之处。首先体现在项目建设方式、管理方式的创新,形成了路桥特色的“数字城管”模式。据介绍,路桥“数字城管”在建设中采用BT(建设-移交)方式,确定总承建商,开展整个项目的建设实施。这在全国范围内的“数字城管”建设模式中还是首次实践。作为总承建商,中国电信的相关网页这样介绍:这种建设模式,既减轻了地方财政一次性资金投入的压力,又能充分调动和利用总承建商的资金、技术和科技力量,大大提高了工程建设效率。专家在验收时认为,“在遵循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有关建设标准规范的同时,采用BT方式,有效节约了建设资金和运行成本。”  

  创新管理的探索还体现在路桥“数字城管”的信息采集工作上。令许多初来乍到的外地考察者不解的是,在路桥12平方公里的城区,竟然只有13名信息采集员。路桥区城管局局长俞宏解释说:“我们没有照搬其他城市的做法,政府花巨资建设一支人员众多、规模庞大的信息采集队伍,而是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参与‘数字城管’的信息采集。”建设、规划、园林等公用事业的执法监察管理人员以及各社区的工作人员都是他们高效的兼职信息采集员。  

  科技核心——践行人本管理  

  路桥区委书记马晓晖在日前实地考察路桥“数字城管”工作时,有着深刻的感受:“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把更多的城市管理的关注目光集中到民生小事,使城市管理问题的反映有了‘直通车’,让百姓更好地拥有了宜居和谐的城市生活环境。”  

  “数字城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那么又该如何计算其投入和产出的效益呢?俞宏说:“‘数字城管’工作之所以能够得到党委、政府以及路桥市民的大力支持,关键在于实现了城市管理向城市服务的转变。”他解释道,目前“数字城管”所办结的1万多个城市管理案件,对于提升城市生活品质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通过“数字城管”,目前路桥城区已经形成了“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传递信息、第一时间反馈办理情况”的高效运行机制。路桥区城管局负责人说:“处理事情效率的提高,充分体现了发现问题数量与解决问题时效的有机结合。”据了解,截至今年3月25日,路桥区共上报城市管理问题13505件,立案10186件,结案率由运行之初的47.3%%一下子提高到了73.7%%。  

  “数字城管”的运行,也让分散的职能部门实现了人本管理基础上的资源整合,从而形成了“大城管”的格局。目前,路桥区已经建立了“统一接入、分布受理、分级处置”的城市管理部门联动机制。据路桥区“数字城管”指挥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数字城管”能对城市管理问题在科学监控下作出最快的处置,对于处置不力的部门还能及时予以“红灯”警示,避免了城市管理中的“事小而不为”等种种弊端。  

  人民城市人民管。以人为本的路桥“数字城管”风帆正举,更多的市民将亲身感受“数字城管”的魅力。王依友 
  

投稿】【打印】【关闭】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电话:2260123 2260127 举报电话:0771-2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