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771-2260001  

昭平县实施“六项民心工程”综述


2005/6/20 9:33:39   来源:新华网广西频道
【字体:  】【颜色: 绿 】 

 昭平县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从群众最不满意的事做起,从群众最希望办的事情做起,把广大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活动质量高低、成效大小的重要标准,通过深入实施“六项民心工程”,使党员干部受到了教育,人民群众得到了实惠。

 

    ——五保村建设工程。昭平县把五保村建设放在“六项民心工程”之首来抓,出台了五保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实行领导责任制。采取县财政出一点、争取上级民政部门资助一点、挂村单位帮扶一点、村民投工投劳帮一点、社会募捐一点“五个一点”的方式筹集资金。一年多来,全县共投入资金648万元,动工兴建五保村148个,其中竣工并入住145个,入住五保老人2305人。同时通过制定《昭平县五保村管理暂行办法》和《昭平县农村五保村供养工作暂行管理办法》,举办五保村村长培训班,使五保村的内部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落实了人均每月大米15公斤、食用油0.5公斤、生活费30元的供养标准。探索出一条五保村自我发展的具有山区特色的路子,落实了由五保村的老人管理的茶园、竹林、果园、鱼塘、桑园等劳动基地,实现了“以村养村、基地养村”,拓宽了五保老人的生活费来源,提高了五保村的供血功能,有效地克服了敬老院集中供养和农村分散供养两种供养模式的弊端。实现了五保老人居有其屋、食有其源、乐有其所、劳有其园。 

 

    ——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工程。昭平县以仙回瑶族乡十周年乡庆为契机,加快民族地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全县累计为仙回瑶族乡等民族地区申报基础设施建设项目84个,申报扶持资金3700多万元。现已确定建乡十周年的建设项目25项,涉及小城镇开发、教育、交通、农业、水电等,总投资5200多万元。目前已完工11项,在建7项。同时,不断增加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投入,逐步改善民族地区卫生条件。去年以来,该县在少数民族地区已举办面向农民的科技培训班152期,培训农民14000多人(次),使民族地区贫困群众每户都有人掌握1门以上的实用技术,提高脱贫致富能力。采取结对子”措施,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

 

——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程。昭平县切实把人才作为昭平最重要的资源来看待。去年该县大中专毕业生已报到340人,安排推荐就业275人,就业率81%,其中党政机关公务员21人,县内各事业单位就业77人,推荐到县内企业单位就业35人,推荐转移到广东等地就业40人,通过就业择业观培训,自主就业102人。今年已安排小教大专班毕业生7人,历年本科毕业生6人;在南宁双选会上签订就业协议24人。

 

    ——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就业工程。去年,昭平县举办农村劳动力培训班129期,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18000多人,有组织劳务输出5800多人,农村劳动力输出总数近5万人,占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总数的71.5%,劳务收入2亿多元,占居民人均收入的46.8%。从今年起,该县农民培训经费实行政府、用人单位、农民个人共同分担的投入机制,县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农民培训专项经费。至5月止,共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免费培训2200人,目前已转移700人。根据当地的地理特征和气候特点,该县大力发展茶叶种植,不断推进茶叶产业化进程,就地吸纳了1万多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充分发挥县职业学校与各乡镇中学的作用,对初中、高中毕业生离校前进行就业培训,还为该县引进的服装基地培训了4000多后备人才。该县就业服务中心充分利用今年不参加中考的初中毕业生未离校的时机,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免费培训,共免费培训3000多人。

 

    ——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程。在开展再就业工作中,昭平县把扶持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优惠政策送到家,通过政策宣传,使下岗失业人员享受到税收、小额贷款等优惠政策,实现了再就业。去年,该县新增城镇就业人数2043人,完成目标任务的97.3%,完成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654人,完成100.6%,《再就业优惠证》累计发放1473个。对“4050”人员实行公益性岗位援助,安置“4050”人员134人。下岗再就业人员李大伯拿着再就业优惠证激动的说,“非常感谢国家给予下岗人员的税收优惠政策,使我们更有信心走上新的工作岗位或者是自主创业,更感到党和政府对下岗人员的支持和关怀。”

 

    ——社会稳定工程。昭平县认真贯彻“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快“打、防、控”一体化建设,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今年四月份起,开展“千名党员参加与维护社会稳定工程活动”,群众共同参与,今年1—4月份,全县受理治安案件153起,同比总案下降44%。查处141起,查处率92.16%。通过开展集中打击赌博专项行动,因毒品、赌博等问题引发的各类刑事、治安案件明显减少。(黎祖叠 喻湘泉)


投稿】【打印】【关闭】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电话:2260123 2260127 举报电话:0771-2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