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一个城市比喻成一个人,那么水就是这个“人”的动脉。如果这个“动脉”的功能有所丧失,这个人的生命就会遇到麻烦。
<script src="http://www.gxnews.com.cn/common/dttpklist.php?id=1976">
昨天,桂林市区就遇上这样的麻烦。瓦窑路段给水管道需要进行局部改造,需从6月19日22时起至6月20日14时,停水16个小时。瓦窑路水厂供水的区域很广,这一次停水使10万人的用水受影响。就像一个人的动脉要暂时停止一样,这次停水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为何必须改造?
瓦窑水厂是桂林市目前最大的供水厂,日设计供水能力14万立方米,承担着市区南片区、西片区以及偏东南片区近15万人的供水任务。长期以来,瓦窑水厂通过地下水管连网管道,负责向北起八一桥,南至雁山镇、东起净瓶山大桥,西至市委党校一带,包括解放军高炮学院和原陆军学院、银海集团、航修厂、洗涤剂厂、日用化工厂等单位的供水,同时也给临桂县城、铁西小区、上海路以南、桂磨公路、横塘路、七星路、高新开发区、骖鸾路、环城南一路区域的供水水压起到改善和充压的作用。
然而近年来,由于桂林城市的发展,随着铁山科技园、信息产业园、雁山新城和最近陆续开工的众多重点工程的开工建设,广大市民用水量的增加,瓦窑水厂的供水管道,特别是瓦窑路口的供水连接管网的十字型双向管,水压常有部分互相抵消,在桂林城市已比过去扩大的今天,已无法满足供水的要求,这些区域常常出现水压不够、供水量不足等矛盾。为了桂林的社会经济发展,瓦窑水厂至瓦窑路的给水管道已到非改造不可的地步了!
如何改造呢?6月17日下午4时,在瓦窑口供水管道改造前期施工的现场,自来水工程有限公司副主任桂军向记者介绍说,从瓦窑水厂出来的供水管道有两条:一条直径为800mm;另一条直径为1000mm。按照当今城市给水的先进做法,必须将这里的十字型双向连接管拆掉,另行安装立体交叉管道,以避免两条供水管的水压交汇,让主水管道各走各的路,才能提高和改善供水量。通过这次改造,一方面可以应用供水管道内衬管滑(拉)入衬技术,延长管道使用寿命;另一方面进一步提高供水的安全性,使供水条件改善,而且实现一定程度的节能降耗。当然,停水改造管道肯定给相关区域的市民用水带来一定时段的不方便,但长痛不如短痛,通过这样的短痛,改造好这里的供水管及闸门,能达到提高供水量的目的,并进一步提高水质。
据了解,这次瓦窑路给水管道改造工程内容包括三个点:第一个点就是瓦窑水厂,主要拆除两个1000mm的阀门和一个500mm的阀门,重新安排和新阀门配套的伸缩器。第二点是瓦窑路口,主要拆除更换部分直径为800mm及1000mm水管,第三点就是平山俱乐部门口处,主要是封堵两处1000m管道。这些都是必须要完成的工程内容。
打有准备之仗
市自来水公司在实施瓦窑水厂至瓦窑路口的给水管道改造工程中,经过了充分的准备。该工程经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批准后,自来水公司为保证最大限度减少停水时间,先后多次召开项目分析会,决定按以往经验利用晚上用水低峰时段,调集施工安装力量突击施工。原定停水时间为24小时,但考虑到停水时间过长,给用水的群众造成困难过大,经反复研究,仔细推算施工的时间及方案,最后改为停水时间16小时,停水时间为6月19日22时至6月20日14时。为解决施工期间市民的基本生活用水,6月20日早上7时起,市自来水公司还将组织3台送水车分别向停水地段送水。
为保证万无一失,公司从总经理到具体施工负责领班的人员都统一认识:前期工作一定要抓细抓准,比如新的供水管道等,必须在19日下午6时前裁焊完毕,新的阀门要认真检查,保证功能正常,一次性安装焊接成功。因为是在雨季施工,为应对可能出现的突然气候情况,公司还准备了14台抽水泵,一批大型雨伞和帐篷。同时配足技术人员及施工人员,单瓦窑路口和平山俱乐部门口的两个施工点,就配了技术员和施工人员共计32名。
在雨中艰难奋战
瓦窑路给水管道改造工程6月18日下午全面开始动工后,遇到的困难比预料还要艰巨。如在瓦窑水厂重新更换阀门及安装配套伸缩器现场,施工人员花一个下午挖开了一个长10米宽8米深约5米的拆装给水管坑,可18日夜里的一场接连不断的大雨,使其造成塌方,黄泥和雨水搅混一起,形成一坑稀泥,给拆除与焊接带来极大的困难。为保证按时完成任务,施工人员一身雨水伴泥浆,埋头苦干,先将稀泥移开,再用氧焊切割施工。
在瓦窑口十字型管拆除施工现场,因这里的出水管道埋在地下,为拆旧换新而挖的深坑就达到近2.5米。因18日下午至19日,正逢桂林市区连降暴雨,坑里的积水对切割工作影响很大,只能动用水泵不断抽水。然而老天爷就像故意作对,坑中的水刚刚抽干,很快又来一场大雨,使坑中积满雨水。仅19日一天,他们就抽水5次,才能用氧焊将老的十字型管切割下,再将新的管道吊装焊接。至19日凌晨1时,人们已进入梦乡,而自来水工程有限公司的施工人员仍在雨中紧张劳动。
胜利迎接黎明
6月20日凌晨5时30分,经过一夜的冒雨奋战,瓦窑路给水管道工程的三个施工点已经对接完成。在瓦窑路口的施工现场,记者看到已经换装了新型的立体管道,施工人员正在进行焊接密封。
在工地上熬了一个通宵的技术人员告诉记者说,20日14时恢复供水绝对没问题了,可以说给水管道改造工程获得了成功。在市自来水公司领导的周密安排下,20日7时10分,公司3辆各装了6吨清水的供水车向停水区域开去,为市民送水。7时25分,记者跟随一辆供水车到了桂林航修厂宿舍,却没有人要接水。该厂一位员工对记者说,其实这次停水由于事前宣传及时,我们大家都及时储好水,用水并不紧张。
随后,送水车又在瓦窑路口,平山路一带转了几圈,所到的单位或路段,有的因单位内部有自供水系统起,有的是居民已提早做好备水的准备,没有人需要水。
到了平山小学路段,才陆续有一些米粉店、门面的老板和住户接水做应急之用,但并不紧张。市自来水公司的领导感慨说,因为有了周密的计划详尽的部署,停水的“短痛”,其实并不痛,为顺利完成瓦窑路给水改造工程打下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