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市建规委围绕市委市政府今年提出加大力度上马工业项目,年内新增108万平方米工业生产厂房的目标,在解放思想过程中,吃透政策,打破“框框”,探索新途经进行“开源节流”,力求破解土地短缺的难题,致力改善投资环境,打造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示范基地。
梧州市建规委派出技术人员对全市适宜工业厂房的建设用地进行查勘,为适当调整规划,合理利用土地提供充足的依据,并多次邀请自治区建设厅的规划专家进行讨论和论证,分析了目前确实存在适宜建设的工业用地不足,制约了工业项目建设,很有必要通过总体规划的局部修改和调整解决工业用地布局。如通过调研,以创新的思维把原规划中社学片的10多平方公里工业项目用地指标,调换成东出口5平方公里、平浪片6平方公里、塘源片4平方公里的工业项目用地,这样既可以解决社学片无法供水供电、缺乏开发基本条件、土地指标浪费的困难;又可以把三城区的工业集中区纳入全市的统一规划,缓解工业项目用地的短缺问题。
同时,梧州市建规委还对用地实行节流。一是在规划编制阶段,杜绝规划建设脱离实际需要的宽马路、大广场和绿化带;重新制定各地块的规划指标,改变过去各项规划控制指标只设上限的管理方式,对容积率、绿化率、建筑密度等规划控制指标增设下限,提高土地开发强度,集约使用土地。二是实施规划阶段,如果建设方案未能充分利用土地或超标准用地的,属于划拨用地的,要核减其用地面积,属于出让用地的,必须规划设计条件达到最低建设强度,对于因历史原因造成的工业用地利用率较低的情况,鼓励通过加层改造的折旧变新等途经提高容积率。(供稿:广西梧州市建设与规划委员会 廖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