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新区的开发,带动了柳州市河东大片土地的开发。近日柳州市城市规划局公示的《河东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更将河东中心区的南片规划为山水景观独具特色的居住为主的综合功能区,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展示了河东区的发展前景。
据南国今报报道,河东南片范围北至文昌路,南至箭盘路东一巷,西临柳江,东接东环大道,总用地面积约1.9平方公里,规划人口规模为7.5万人。这里就是柳州人俗称的“窑埠”一带,窑埠古镇位于片区西南角。由于历史的原因,这里的用地情况复杂,既有农业生产用地,又有三棉、东化、电子管厂、灯泡厂、高压电器厂、无线电厂等老企业的宿舍区和车间,周围则是农村居民点。本次规划将上述范围内用地全部定为城市建设用地,为这块旧城区改造为现代城市新区铺平了道路。
该片区毗邻未来的行政中心,又临近柳江,片区内有螺蛳山、会龙山、虎头山等山体,自然条件较好,因此,本次规划强调通过对这里居住环境的改造,充分展示片区的山水风貌,使之成为独具景观特色的以居住为主的综合功能区。
该片区与未来的行政中心仅隔一条文昌路,规划建议以新的行政中心形成为契机,结合文化娱乐,商业金融等用地布局,将片区建设为商务与生活性片区。片区规划结构为“两轴、两区”,“两轴”即规划一条南北向贯通片区的城市次干路,与现有的柳东路形成两条纵向发展轴;“两区”,指以柳东路为界分为东、西两大片区。东片为中、高档的多功能居住区,西片以山体为背景,为文化娱乐、商业居住的滨水区。严格控制沿江景观面的开发建设,保持沿江带状视廊的通透性,从江面上看应保护群体山体轮廓的完整性。此前柳州市关于窑埠古镇的规划,已对沿江建筑特色,景观建设描绘了蓝图,沿江瀑布、古渡改造等正在实施。以前建筑凌乱、老旧的面貌,正向独具历史文化、自然景观特色的街区转变。(何继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