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按照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部署,在倾力实施“11158”城市建设工程、又好又快发展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同时,将建设生态内河港口城市作为奋斗目标,全力以赴改善人居环境,不断提高城市品位。在继2006年荣获“广西园林城市”称号之后,又把更高的追求定格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目标上。“创建”工作也因社会各界的同心协力、积极参与而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贵港,正以她快速发展,创建园林城市、生态城市的过程,在中国东盟经济区发展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
创新意识明确园林城市发展战略
根据贵港市“依山抱水”的地理特色,把“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民办实事的工作重点,全方位增强环境竞争力,促进贵港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清晰的思路,给贵港市实施“提升城市品位,把贵港建成一个社会生态系统和经济生态系统相结合的绿色生态城市”的战略目标,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动力。自2006年荣获“广西园林城市”之后,贵港市新一届领导班子更是把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摆在了加快城市化建设的突出位置。按照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的“力争在十一五末实现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工作部署,贵港市通过科学规划,逐年加大了对城市生态环境和园林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大做“山水园林”文章的各项工作全面展开。谈到对未来的预期,市政管理局局长黄平山感慨万分地说,贵港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力争在“十一五”末实现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目标,就是要引领贵港走出广西,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全市的园林绿化工作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依据“增加绿量,丰富物种,提升品位,完善配套”的工作要求,用心扩大城市绿量,精心打造城市绿化精品,悉心完善园林城市设施配套,促进城市品位和城市品牌价值不断提升。
持之以恒开展全民“创建”活动
通过政府组织、部门配合、社会参与、机制推动等措施,稳健推进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步伐。贵港市持之以恒实施“全民造绿”战略收到了奇效。首先,成立专门的活动指挥部负责各项具体工作的开展;通过媒体加强对“创建”的宣传力度,提高市民爱绿、护绿、建绿意识,营造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如在新世纪广场等地的大型绿化建设中,31个单位和个人的认捐款就达129万元;正式成立市政管理局,为有效开展园林绿化建设工作提供组织保障;持续开展单位庭院绿化达标活动,迅速提高全市绿量。再者,近年来先后通过开展“百千万”城市绿化工程大会战,“爱我贵港、绿化贵港,争创‘广西园林城市’”大会战,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种植大树活动和百万苗木种植等一系列大规模全民园林绿化活动,以及“城乡清洁工程”、自治区第六届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南珠杯”竞赛等重大活动,不断完善园林绿化建设和管理制度,拓展园林绿化领域合作交流,促使“创建”工作跃上台阶。
同时,建立长效机制,依法治绿,巩固园林绿化成果。主要措施有:依照“三分栽、七分管”的原则,对绿化日常管护实行“三结合、四承包、五定责”,即领导与一线工人结合、干部与职工结合、长期与季节结合;包绿化、包任务、包成活、包管护;以路定队、以队定组、以组定段、以段定人、以人定责,充分调动园林绿化养管队伍的积极性。依法管理全市公共绿地、道路绿地和风景林地。去年以来,教育或制止了损坏绿化事件260宗,有效地保护了绿化成果。
丰富内涵夯实“园林城市”基础
为城市造林添绿不难,难的是如何让城市“绿”出特色来。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贵港市地处郁江之滨,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历史人文景观,为建设生态良好、人居环境宜人的滨江园林城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根据“南国特色山水园林城市”的发展定位,塑造重点园林景观和全面优化环境,打造满城皆绿的城市风貌,就成为贵港实施“建设绿色家园,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大会战的重要目标。仅在2007年,直接投入园林绿化的建设资金就达900多万元,新增绿地面积约9公顷。南山路、城三路绿化工程相继完工;新世纪广场等地新植的108棵大树,为市区平添了不少南国独有的风光。近年来马草江公园绿化工程、东湖景区整治工程、南山风景区扩建、郁江“路、堤、园”三位一体综合工程的全面推进,已初具山水园林城市气象。其中,绿地面积达13万平方米的新世纪广场深受市民喜爱。广场的成荫绿树、鸟语花香,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不懈的努力最终换来了园林绿化与城市建设的同步发展。截至2008年6月,贵港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达1174.78公顷、绿地率30.7%、绿化覆盖率36.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88平方米。城市绿化规模的迅速扩大,绿化档次的逐年提高,使得魅力倍增的荷城贵港市于2005年、2007年相继荣获广西第五届、第六届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南珠杯”竞赛特等奖,2006年被自治区命名为“广西园林城市”。如今,在广西东南部、西江之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一座充满温馨及亲和力的现代化园林城市已悄然崛起。贵港,正以她坚实的步伐,朝着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既定目标稳步迈进。 韦月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