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反应分队,我是市监督指挥中心,迎宾路范家店摊位有占道经营现象,请立即派人前往处理。”4名城管队员接到指令后,5分钟就赶到了现场,不到10分钟就解决了问题。近日,在秦皇岛市城管监督指挥中心,我们通过视频实时监控系统,目睹了这一问题从发现到处理的全过程。目前,秦皇岛市城管部门结合“城管通”信息采集器的应用,已在市区建设视频监控点75个,搭建起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并通过创新管理流程,实现城市无缝隙管理。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人流的增多,城管工作难度越来越大。去年,秦皇岛市正式启动了“数字化城管”建设工程,在三个区建设视频监控点75个,在市“12319”城管热线的基础上建起数字化监控指挥中心,从而构建起全新的数字化城市管理构架。
该市数字化城管系统以大屏监控视频、固定摄像头为主要设施。固定摄像头可随意拉伸,并可做横向360度、纵向180度旋转,使城市重点区域内的市容秩序、环境卫生、市政设施、路边街摊等管理目标一览无余。同时还可通过对现场信息的实时采集与传输,在第一时间向城管部门提供内容翔实准确的现场资料,并监督记录城管执法人员的现场履行职责和文明执法情况。
为使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化,他们以1万平方米为基本单位,将城区划分成若干个网格状单元,由城管队员对所负责的单元实施全时段监控。为提高信息采集手段和传输方式,城管部门引入集无线网络和GPS等多项技术于一体的“城管通”信息采集器。城管队员可通过对现场图像等信息实时采集与传输,第一时间向市监控指挥中心提供内容翔实准确的现场资料,从而有效解决了固定摄像头在监控上的空间局限性,实现了对市政设施和城市环境全时段、全方位、全覆盖的管理。
为进一步提高信息采集、目标定位效率,城管部门运用地理编码技术,为电杆、井盖、公交站台等城市设施编上“身份证号”,并将这些设施按照地理坐标定位到万米单元网格地图上。以前一个井盖丢失了,信息反映到指挥中心后,要同多家单位联系才能确定井盖的归属。如今,利用“城管通”采集到的物品信息及其编码,指挥中心很快便能找到它们的名称、现状、归属部门和准确位置等信息,加快了问题的处理。 (朱润胜 林凤斌 宋柏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