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沼液浸种,用沼气加工宝石,用沼灯诱虫养鱼……如今,贺州市农村沼气池建设的内涵正不断拓宽,已从过去单一解决能源为目的扩展到生产领域、生态领域。
长期以来特别是2003年以来,贺州市在实施沼气池建设国债项目的同时,开展生态家园建设,突破了传统的燃料范畴,将沼气池建设与改圈、改厕、改厨相结合,进一步拓宽农村能源生态建设的功能,做到了“一气多用,一池多改”,促进了农户在生产与生活、农田与庭院的紧密联系和良性循环。
据调查,就一户农户而言,一个池容为6至8立方米的沼气池,年可节约2237公斤的薪柴,一座省柴节煤灶年节柴1500公斤以上,两项就节柴3737公斤,价值700多元。人畜粪便经沼气池厌氧发酵,一可除害灭病,二可减少化肥农药投入,提高农产品的品质,由此产生经济效益200元以上,用沼气代替酒精加工宝石,又节约了120元的酒精开支,经济效益也十分可观。
截至目前,全市沼液浸种面积5406公顷,增产粮食0.15万吨;沼液喂猪2.22万头,节约饲料1057吨;沼液养鱼面积70公顷,增加产量78吨;推广“猪-沼-果”、“猪-沼-果-灯—鱼”等能源生态模式6.93万户,年出栏牲猪111.9万头,年产蔬菜110.46万吨,年产水果10.8万吨。全市农村能源生态建设已形成年增节能源量达48.74万吨标准煤的能力,按实物量计算,折合材积106.9万立方米,相当于每年保护了35.6万亩森林免遭砍伐。(李军田 林雪妹 邬开和)

图为昭平县五将镇河井村的一位村民正在用沼气加工宝石。

图为改厨后的农村厨房变得清洁多了。

图为 昭平县走马乡必劳村的茶农正为茶叶喷洒沼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