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771-2260001  

柳州市加快推进环卫基础设施建设逐步解决处理垃圾问题


2008/8/27 11:50:39   来源:柳州晚报
【字体:  】【颜色: 绿 】 

    在柳州市,垃圾处理产业化进程缓慢;垃圾设施、设备配套不足;公厕、中转站建设“定点难、规划难、建设难”;乡镇村屯垃圾没有统一处理等问题依然非常突出。然而记者从昨天在融安召开的全面推进城镇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工作研讨会上获悉,随着全区推进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工作会议的召开,我市环卫基础设施建设迎来了又一个春天,这些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环卫设施建设又一春天到来    

    目前,我市仅有生活垃圾填埋场一座,生活垃圾处理的多样化工作还没有正式开展。公厕、垃圾中转站严重不足,各县县城还没有建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到2007年底,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58.59%,略高于全国和全区的平均水平。 
     然而随着我市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的又一个春天到来,今年将开工建设鹿寨县生活垃圾填埋场项目,日处理垃圾125吨。2009年开工建设柳州市立冲沟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扩建工程、融安县生活垃圾填埋场等6个项目,日处理垃圾765吨,同步配套建设相应的垃圾收运设施。至2010年,边缘县城及山区除外,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要平均达到60%,力争到70%。 

     探索新路子 提升垃圾处理设施水平 

     全面提升我市城镇垃圾处理设施总体水平,就要学习先进城市的做法,结合我市工作实际,积极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市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运营的路子,进一步推进我市生活垃圾处理的产业化、市场化。 


     据市容局局长潘义祥介绍,CDM项目是《京都议定书》中引入的灵活履约机制之一,其核心内涵简言之,就是“资金+技术”换取更多的温室气体排放权。我市将利用CDM的契机,以我市的欧阳岭生活垃圾填埋场为试点,探索我市CDM项目建设的新路子。通过与发达国家合作,将可以实现垃圾填埋气体的无害化、减量化,同时解决资金和技术难题,获得额外的经济效益,促进我市垃圾处理事业的发展。 


     针对我市城市生活垃圾没有实行分类收集,增加了处理难度和投资运营成本的情况,我市将从2009年起,开展垃圾分类收集的可研工作,每年要选择两个居住小区或高校、工业园区等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制度试点,争取几年后我市的城市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取得较大进展。   ( 黎寒池  魏作林)


投稿】【打印】【关闭】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电话:2260123 2260127 举报电话:0771-2260001